第3部分(第2/4 页)
安庆绪逃到河
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觉得心满意足,用骏马把李泌接到长
安。
唐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嫌李泌权大,早就互相勾结,想
把李泌除掉。
太子李俶发现张良娣他们想害李泌,就告诉了李泌。李泌说:“不打紧。
我和皇上有约在先,等收复京城,我就归山,就没有事了。”这回,李泌见
唐军收复两京,算是了却一个心愿,决心离开朝廷。
有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一起睡。李泌趁机会就对
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再做个闲人吧!”唐肃宗说:“哎,
我和先生共了几年患难,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李泌恳切地说:“我和陛下结交太早;陛下太重用我,信任我。就是因为这
些缘故,我不能不走。”唐肃宗说:“今天先睡吧,隔天再说。”李泌说:“今
天我跟陛下坐在一个榻上谈话,你不答应我。将来到了公堂上面,就没有我
说话的余地了。如果你不让走,那就等于杀我了。”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
离开,但是经不住李泌一再请求,只好同意。
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个屋子,重新过他的隐居生活。
李泌走了以后,唐肃宗身边少了一个正直的大臣,李辅国等一批宦官
的权力就大起来了。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
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
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
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
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使(监视出征将帅的军事长
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唐军攻打邺城的时候,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
六十万唐军,准备跟版军决战,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忽然刮起一阵狂风,
吹得沙尘弥漫,天昏地暗。九路大军没有统一指挥,就都像受惊的马群一样
逃散了。
唐军打了败仗,鱼朝恩把失败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郭子仪。唐肃宗听
信鱼朝恩的话,把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撤了,让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
务。
这时候,叛军又发生内讧。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
帝,整顿人马,向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害怕,有人
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说:“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我们退了,敌人更加猖獗,
不如把我军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李光弼下令
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
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
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眼前的兵力不如叛军,只好智取,
不好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
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
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
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
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
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
前进,被烧得樯倒舷裂,一下子就沉没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