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千多人,分乘八百六十余辆牛车,缓缓向北行进。
秦桧夫妇也在其中。
车轮在大宋的疆土上滚动,大宋的主人,却成了阶下囚。
不知道徽宗、钦宗行走在这熟悉的土地上有何感想?他们有没有想到,这是自己今生最后一次与故土的接触?
流泪是一定的,后悔是必然的,但这又能怨谁呢?命运原本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上天一次次给他们机会,但遗憾的是,他们竟然一次也没有抓住。
望着渐渐远去的京城,渐渐远去的故土,渐渐远去的大宋。
秦桧的眼睛有些湿了,到一个陌生的土地上,过着亡国奴的生活,那是怎样一种痛苦。
初春的北方,寒冷依旧。
凛冽的北风,透过单薄的衣裳,吹残着失魂的肉体。
心都快碎了。
痛苦,痛苦,超越痛苦的极限,那就是顽强的意志。
一路走过来,秦桧的拳头越攥越紧。
我一定要回去,回到江南,回到故乡,回到成长的地方!
我必须回去!
梦随着思念的增长而变得优美漫长。
童年的老屋、学堂、玩伴,江南水乡的秀丽,反反复复在梦里出现。
经过一百多天的漫长跋涉,牛车抵达了燕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赴金(6)
在燕京,金军觉得庞大俘虏队伍实在是个包袱,既容易生变,又严重影响了行进速度。于是就采取分流的方法,把一部分皇亲贵族留在燕京,派兵严密监视。
在燕京休整期间,徽宗以为到了终点,开始做上了安居乐业的打算!
别高兴得太早,余下的路还很长。
还有更大的磨难在等着你们!
金军的目的是把徽宗、钦宗等俘虏带到上京,让金太宗亲自发落。
秦桧一直跟随徽宗、钦宗左右,不时宽慰劝导二帝,竭尽所能为其排忧解难。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历经千辛万苦的跋涉,死伤过半的俘虏队伍终于被押解到了上京。
金军强迫徽宗、钦宗穿着素服去跪拜金的祖庙,然后到乾元殿叩见金太宗。
金太宗这个得意啊,让大宋两任皇帝给我磕头,爽极了!
为了达到羞辱徽宗、钦宗的目的,金太宗还封徽宗为昏德公,封钦宗为重昏侯,都不是什么好的称呼,两个“昏”字,算是个给两个废帝的生平定了个性。
还别说,金人的定性还是很有准确度的。
这跪也跪了,磕也磕了,羞辱也羞辱了,该给他们找个地方囚禁起来了。
地方早就准备好了,那就是韩州。
在韩州,徽宗从被扣留的宋使洪皓那里得到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的消息。
死了的大宋又活了!
只要宋未亡,皇帝还是我们老赵家,这和谈就有的谈,金人迟早要放我们回去的。
有救喽!大宋的俘虏们在欢呼!
真的有救了吗?赵构上台就能扭转乾坤吗?
高兴得太早了!徽宗!
可是,徽宗已经迫不及待了,他已经无法忍受这亡国奴式的生活,他要和谈,以他还是大宋太上皇的名义和谈。
拿笔来,我要给粘罕写信!徽宗觉得应该立刻让粘罕知道自己的想法。
笔墨端了上来,却无从开始,笔往何处落呢?徽宗写诗作画还可以,要是写和谈之类的信件,还有些生疏,担心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引起麻烦!
金人是很挑剔的呦!
这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就是曾经两次登上殿试的大笔杆子秦桧。他当年中的就是词学兼茂科,干的就是起草公文圣旨的活,写封求和信,他应该还是很拿手的。
徽宗把秦桧叫到了身边,向他交代了自己的想法。
秦桧听了徽宗的介绍之后,稍加沉思,就下笔书写,秦桧在书法上素有很深造诣,笔力苍劲有力,挥洒自如,文采飞扬,言辞间既有褒奖粘罕之意,又历陈当前形势之利弊,建议粘罕应该以和为主,向金太宗建议释放宋二帝及所有俘虏,早日使两国休兵和好。
信写好后,徽宗反复看了几遍后,拍手叫好。命秦桧速速带此信去见粘罕。
秦桧琢磨着,要想办成这事,空手拿信去恐怕不行,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粘罕再怎么着,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吃这一套。先和粘罕把关系处好了,取得他的信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