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页)
已。
莫梭,在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对于社会,事实上并没有露出明确的反抗━
━他只是放弃。或者说,他活得相当自在却又不在乎。
当莫梭自觉到他无法对人生赋予任何有意识的形态时,他很自然的放弃了一切
,留下的生之喜悦,只是能够带给他直接反应的“感觉”。例如∶“夏日的气息,
我热爱的住家附。⒏0⒈。闹学记近某个黄昏的景色、玛莉的微笑与洋装。”以上
的种种,成为了他所感受的真实生活,而不想再去超过它们。
莫梭把这些事情都放在生活里,却不给予自己一个说明,正如他并不想从他和
玛莉一时的肉体快乐中,导出以爱为名的永恒感情。
卡缪以间接的方法表示出莫梭那种若有若无其事的叙述态度,实际上,这种表
达手法,包含著比想象更丰富、更复杂的感情。莫梭有他自己生活的法则,他不是
道德上的怪物,也不缺少常人所具备的感受力,他只是一个不愿深究一切而存活的
某种━━人。即使可能在法庭上救自己一命,他也拒绝成为一个习俗上的孝子。他
不肯说一句虚伪的话。
莫梭不是一个虚伪的人。这,使得整个的社会,反抗了他,误解了他,将他孤
立起来。造成悲剧的事实上并不在于他的性格,而在于他和这个社会上其他的人类
如此不同,因为这一份不相同,社会判了他死刑。
虽然,杀了一个阿拉伯人可以判死刑,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判决莫梭死刑的
方向,并不在于这个事件,而在于他的不肯矫情。
对于莫梭而言,道德就是遵循感觉的行动。所以他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必
须忠实地、毫无夸张地表现这种感觉。
《异乡人》是人与外在世界的纠葛,也是人与社会冲突的纪录。
卡缪所谓的“人的欲望”与“世界的不关心”之间的对立,就在这本小说里。
事实上,经过莫梭,我们可以看见人的基本特质,对生的欲望以及对真实的欲望。
但是他的欲望如此的不明显,使。⒐0⒈。闹学记得他囿于世界所设定的极限里。
监狱中的莫梭,象征著被敌对世界所捕护的人,他逐渐失去自信,他无法对他人表
达思想,他已成为自己的“异乡人”。而莫梭没有征服外在现实的方法。
事实上,莫梭只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到看上去一无知性,只以接近动物性的
感官在存活。而这真真实实的生活,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属于他主权之内的
生活方式,却不被社会上其他的人所接纳━━一旦这个人,发生了某种事件,例如
说,杀了人,他的结局,除了唯一死罪之外,没有别的可能。
莫梭单纯,其实他的朋友们也很单纯,这些朋友━━亲切而略带感伤的谢列斯
特、笨到看不懂电影的艾马纽、粗心大意但是快乐的玛莉,甚而殴打情妇的雷蒙,
以及整天虐待一只患皮肤病的狗的沙拉马诺,都是一批单纯又普通的人。他们并不
是冷漠的,他们是一批生活灸强烈感情中的人,只是平凡的存活灸社会最基层的地
方,使人漠视了这些人存活的意义。而这一些围绕著莫梭而生活的小人物,事实上
并没有排斥莫梭,他们甚而是善待他的。他们接受他,但不审判他。
正如他们对待自己。
其实,“异乡人”又何曾没有审判自己,从第一页开始,我们可以发现,莫梭
在内心中一直在审判自己。就在向公司老板请假奔丧的同时,他就已经在茫然中感
到了罪的意识━━那别人加在他身上的罪的意识。
全书中,守灵、杀人、审判这些过程中,在在的提出主角对于刺目光线的敏感
,这份完全属于官能反应的现象,都。0⒈⒈。闹学记是情节变化时一再出现的。
莫梭在阳光下的感情容易变得亢奋,这一方面固然表示他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他
已感到有一种比杀害一个阿拉伯人更神秘、更可怕的存在━━宇宙。莫梭激怒于神
父,将神父赶走的当时,是他情绪上再一次的激动━━第一次在于杀人。而这第二
次的激动,因著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