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2/4 页)
一步,他就可以点油灯翻书看了,把自己刚才忘记的内容再看一遍,然后熄灯,开始疏通头发,尤其在冬天的时候更加会多梳头,因为头上的血管很多,多梳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
最后,他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了,于是就把刚才忘记的内容心里默读一遍,如果还是不记得的话,不会再起床,只能等明天早上了。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记忆力好的人来说是笨办法,但顾青云没办法,自己不是那种聪明人,而想要成为人上人,怎么不吃点苦?
对于顾青云来说,保养身体更重要的是不要老是生气,他时常面带笑容,和别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好一些,产生的矛盾也会少一些,这样一来,生活中能令他生气的事就越来越少。生气对神心脏都非常不好,所以顾青云会时常告诫自己遇事要想开点,尤其是古今不同,经常会遇到一些在现代觉得莫名其妙的奇葩事,自己要淡定,想开点,按照当地的习惯来。
此外,还有一个养生的小手段,那就是多擦面。他平时有机会就多擦擦脸,据说这样能使面部更加有活性,红润。
加上他家虽然不是有钱人,但还是可以吃饱的,他还天天有鸡蛋可以吃,隔三差五的,还可以吃顿荤腥,或是小河和沟里的鱼虾,或是山上倒霉掉进顾大河和顾二河挖的陷阱里的野物,或是便宜的大骨汤和猪下水。
总之,六年的时间,让时光把他雕琢成了一个头发乌黑,面色红润,举止文雅的小少年,在村里拥有一定的人气,在家里也拥有一定的地位。
这六年,顾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银钱花费增多。他读书后一年起码要花费3…4两的银子,这是他单单在读书上的花费,不包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主要是他六岁后就要开始描红练字,为了练成一笔好字,他在用清水练习后,觉得自己这个字写得好了,才开始真正在纸上写。虽然这样花费的纸张变少了,但总归是要花费的,而纸张的费用不可能是顾伯山帮他们出,他自己还有两个孙子要读书呢。
所以这些钱就花费在笔墨纸砚上了,即使他一再节省,还是要这么多。
二是人口增多,人口赋税也增多,花费也跟着增多。
他处事很公正,不偏不倚,所以在村里很有威望。
顾青云进门和大奶奶打了声招呼,被塞了几颗花生,捏了几把脸蛋后,他就熟门熟路地往书房里走。
“不准去打扰你哥哥读书。”大奶奶叮嘱道,又摸了摸他的脸蛋。
大概是日子比较好过,大奶奶虽然年纪比老陈氏大,可看起来要年轻几岁,脸上的皱纹都是舒展的,显得格外地和蔼,小孩子们都不怕她。
顾青云严肃地点点头,道:“我只在门外听,我不进去。”
“也不知道你一个小孩儿去书房能听些什么。”顾青云走远的时候还听到大奶奶嘀咕的声音。
顾伯山家里的布局和自家的差不多,除了更宽敞外,就是房屋质量比自家好多了,都是白墙灰瓦的坚固房屋,在后院还有一间专门的书房。
据顾青明说,他爷爷目标就是当一名里正,五村为一里,里正的权力比村长大一点,和户长一样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这些都是乡村最基层的小吏。这些小吏一般由当地的地主来担任,虽然是最基层的,但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是很有权力的。
顾青云听他爹说过一些事情,总结出在这个朝代皇权是不下乡的,所以在县级以下,设立了里,其中一“里”单位的长官就为里正。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改错别字。
第239章 庆祝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看小说到 他现在就只希望自己能努力考上个秀才; 最好是个举人; 这样在县城做个小官也是有一点希望的,做个技术型的官员貌似要好一点。
不过这些离他都太远了; 暂且不想; 现在最主要的是学好算学。
是的; 在进入学堂两个月后,顾青云就开始学算数了。首先就是学乘法口诀; 据何秀才说无论是谁都是先学这个的,这是入门级的。
顾青云一听,都愣住了,都六年了,大爷爷一次都没教过他这个。
大爷爷到底有多恨算学啊?还是他觉得自己先不必学这个?
直到问了何谦竹后才明白,一般的人一开始只会学些简单的加减,其他的是不会马上学的,因为启蒙首先要读圣贤书; 确立自己的基本三观后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