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页)
,你说的是塾学吧?至于夫子的事,等定下来去哪个学馆再去也不迟。”赵清疑惑的反问了一句,又肯定的说到。
李紫玉不懂私塾和塾学有啥区别,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过,看老村长的样子,私塾和塾学好像不是一个意思。
老村长抽了一口老旱烟,在烟雾缭绕中,详细解说了目前石岩镇上各家塾学的情况。
谢谢海子点灯打赏的平安符!谢谢dusaihua0725打赏的月票!谢谢你们!
谢谢诸位亲的不离不弃!谢谢你们的一路相随!谢谢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镇里塾学
原来,石岩镇上有大小塾学十几个,但最出名的有以下几个:
抚远学院、孙家学馆、钱家学馆和卫家学馆。
此外还有袁家、雷家、计家和钟家等几家的家塾,他们都只收自己家族的子弟。
抚远学院是县里唯一的官学,是供生员读书之学校。大叶朝的科举制度规定,读书人经过参加县试、府试考取了童生,才有资格进入县学一级的学院学习。
小山、小文还没有资格进入抚远学院,只能在剩下的几家学馆学习。
孙家学馆、钱家学馆和卫家学馆不只招收家族内部子弟入学,也招收石岩镇及附近乡村普通人家的子弟入学。只是学费比他们家族内部子弟贵了一倍,且生活费、资料费、书本费及笔墨纸砚都全部自理。
一般的人家为了家里出一个读书人,以期改换门庭,全家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才能堪堪供应一年的全部费用。所以,读书真的是很烧钱的。
可尽管如此,每年的这几家学馆每到年后招收新生时,竞争的都很激烈。因为学院名额有限,每年只招收十五名。不是有钱就可以进学馆读书的。进入学馆,必须经过学馆的考试。
有很多家里有条件的子弟,过不了学院的考试一关,只能望学院而叹。
“那你家里我几位哥哥在哪个学院读书?”
李紫玉听完后,心里对镇里的几家学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孙家学馆肯定是不能去的。剩下的只有两家学馆,只能二选一。
“他们在钱家学馆读书。”老村长脸上露出一抹骄傲的笑容。
他的这三个孙子,真是给他长脸。当初钱家学馆招生时。两个大孙子第一年就考了进去。小孙子是第二年考进去的。
学院每半年统考一次,三个孙子都能考在前二十名里。
“那钱家学馆每年都考什么内容?”李紫玉问道。
既然仲瑞他们在钱家学馆读书,那她也准备让小山他们也去钱家学馆好了,彼此也有个照应。
“每年的考题都不一样,不过,基本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也不是很难。”这次回答的是仲瑞。他是最早进入钱家学馆读书的。对里面的情况比较了解。
“什么时间考试?”
“我们是正月十五开学,一般在临近开学考试,今年好像是正月十三。不过我也不是很清楚。你想要有准确的日子,我可以问一下我的同窗钱昊。对了,他是钱家医馆永福堂的坐堂大夫,所以在学馆的时间很少。”
“不过他很厉害的。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啊。真的很羡慕他呀!我什么时候也能考第一名就好啦!”仲伟在一边插话道,脸上是满满的羡慕和崇拜。
“钱家学馆是镇里永福堂的钱家开办的吗?”虽然一开始李紫玉就有所猜测,但还是想确认一下。
“嗯,就是这个钱家。”这次是赵振民接过了话茬,“钱家别看就是开医馆的,听说很有实力的。就是镇里的地头蛇孙家都不敢过分惹他。石岩镇的永福堂只是他们的一家分店而已,总店在京城。背后可能有皇家的人支撑着,究竟是谁说什么的都有。反正就是不好惹就是了。”
赵振民在镇上开了多年的杂货铺,消息自然灵通。他尽可能的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李紫玉。让她心里多少有个底。
李紫玉知道了镇里学馆的大致情况,就没再打搅赵家,告辞回家了。
回到家,李紫玉看了看时辰也就巳时中多点,就招呼步九套车再去镇里一趟。
她今天务必把学馆的事情定下来,下一步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不能把时间都耽搁在这一件事情上。
步九重新套上马车,两人一车十几分钟后又到了永福堂医馆。
李紫玉知道自己将来要和钱家长期打交道了,所以,临来时把上次猎雄鹿剩下的鹿角、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