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部分(第3/4 页)
有错觉,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中原、忘记了江南!
现在看来,要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和袁圣楚这一相对而坐,一聊到江南的问题,张青云才发现那个地方是如此的难以割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这首朗朗上口的《忆江南》一直都萦绕在张青云的内心深处,一不小心,这首诗就会从他脑子里面蹦出来,从而让他的心绪变得多愁善过……
“老袁啊……咳咳……”张青云咳嗽了两声,尽量的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你要清楚一点,江南目前最重要的是团结,而要团结,最重要的就是要理清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
江南的各方势力能够扎根江南这么多年,经历过这么多风风雨雨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自有他们的存亡之道,不是什么人凭意气想动就动的。
在需要团结的时候,对这些力量要善于利用,合理利用。而不是跟他们较真,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你要好好体会一下!”
张青云轻笑了几声,缓和了一下房间的气氛,不知为什么,他一开口就发觉自己在用教训的口吻说话。他和袁圣楚现在已经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了,用教训的口吻是不合适的。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笑了,但是后面的话,他还是得继续说,他顿了顿,道:“至于外部环境问题,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把握自身的优势。江南在中原有任何一个省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能源的优势!
电煤紧张,有时候不需要光靠自己的嘴巴去催,江南是能源输出大省,没有煤,就没有电,究竟谁最着急?这就是一副多米诺骨牌,一个牌子倒,后面一连串的问题,谁能抗住这样的压力?
豫南没有煤,豫南要整顿煤炭秩序,那可以啊,马上可以投资新建运煤铁道干线嘛!两晋的煤炭资源比豫南多一百倍,价格还便宜,质量还好,只要交通运输解决得好,江南还会缺电煤?……”
张青云侃侃而谈,抽丝剥茧,江南的诸般问题在他的口中变得轻描淡写。每说到关键处,袁圣楚都会豁然开朗,然后就是无尽的沉默。
他不得不承认,张青云站得比他高,考虑问题更是周全周到。对中原各省的优势劣势了若指掌。更重要的是,他善于从这些优劣中找到事情突破口,想出的办法环环相扣稳妥可靠。
其实有些办法并不复杂,袁圣楚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他因为想得不周全,思路没有理清晰,一直内心都难以做决断。现在经张青云这样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他心中的自信渐渐的回归……
“书记,来,我敬你一杯!”袁圣楚朗声道。
“砰”,碰杯的声音清脆,两人一饮面尽,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袁圣楚需要张青云帮助,他要和中原的各方势力缓和关系,非得张青云从中翰旋不可……
第十二卷 一方诸侯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唐禹要见?
中原六省的书记齐聚京城,这如果在早此年,这肯定是一件让京城震动的大事。
但是在近几年,京城大家对此就已经习惯了!中原硝烟起,竞争白昼化,每天都有矛盾,中原大的地掐得凶着呢。一到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刻,就会有这种六省书记进京的盛况。
六省书记进京,说是协调,其实就是扯皮。互相之间你指责我,我指责你,然后由国务院来裁决十分,最后大家妥协谈判,取得一个可以暂时解决问题的办法。
之所以说暂时解决,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中原政治气氛,注定了不可能永久解决问题。中原强手如林各省之间本身条件又差不多,省与省之间抢资源,抢人才,抢投资,抢招商的现实解决不了,就解决不了这种冲突。
有冲突就有精彩,有冲突就有故事,实际上中原地区的故事的确不少在京城各方势力对中原的关注也是日益增强,但是表面上,大家却是越来越装作不以为然……
房间里面咖啡的香味很浓,邵一华端起咖啡喝了一小口,道:“书记,您一路车马劳顿,晚上要早点休息,会议明天就要召开,时间很紧迫!”
唐禹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递给邵一华,邵一华连连摆手,道:“我不成了,医生首长已经给我下死命令了!”
唐禹吐了一口气,笑笑道:“哪一天如果有人对我下这个命令,我甘愿到阎王殿上去戒烟!”他自顾点上烟,抽了一口,神态十分放松。
“最近京城的动静怎样?江南的袁书记在京城可是根子很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