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徘徊,
啾啾赤帝骑龙来。
注:
罗,轻软的丝织品。
湘竹,指竹子。《初学记》卷二引晋张华《博物志》:“舜死,二妃泪下,染竹即斑。妃死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
帔(音佩),指披肩。
拂疏霜,形容生罗裁成的披肩凉如霜。
簟(音店),指席子。
秋玉,形容竹子做成的席子凉如玉。
红镜,指太阳。
晕(音运),指太阳的光芒。
啾啾(音鸠),象声词,鸟兽虫的鸣叫声,此处指龙鸣。《楚辞·九歌》:“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古乐府·陇西行》:“凤皇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赤帝,即祝融氏,后世以为火神,似西方的太阳神,但无此称呼。。《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礼记》“孟夏之月,其神祝融。”
解:
夏夜炎热,着轻卧凉,以待日升。忍耐中带着无奈。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0 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注:
云渚,指银河。王琦汇解引吴正子曰:“云渚,天河也。” 唐沈亚之《为人撰乞巧文》:“惟云渚之晨秋兮,天旷碧以凝暮。”
盘,古有承露盘,故云。汉武帝迷信神仙,于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冀饮以延年。后三国魏明帝亦于芳林园置承露盘。《汉书·郊祀志上》:“其后又作柏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木末,树梢。此“好花”暗指芙蓉。晋傅玄《怨歌行》:“……春荣随路落,芙蓉生木末。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已尔可奈何,譬如纨素裂。孤雌翔故巢,星流光景绝。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
衰蕙,蕙即蕙兰,一种兰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伪鳞茎卵形,叶线形,总状花序,花红色,边缘有黄带,唇瓣白色而具红点,可供观赏。夏日开最盛,时已七月,夏日已过,故曰“衰”。
空园,极写园中花卉始凋。
玉砌,如玉的台阶。形容秋夜天空的清澈。
青钱,喻色绿而形圆之物。如荷叶、榆叶、萍叶、苔点等。
仅厌,仅有些嫌不足。
花簟(音店),织有花纹的竹席。
“仅厌”“稍知”两句形容乍凉而并不寒冷的气候。
拂拂,形容风轻轻地吹动。
阑干,横斜貌,指天已向晓。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解:
秋露、好花、衰蕙、微凉,皆秋之意味。诗人依细节一一写来。
31 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注:
孀妾,即寡妇。
独客,远行孤独之人。
虫缉(音七)丝,指纺织娘,也称“络纬”或“络纱婆”、“络丝娘”,是较早为人们选养观赏的鸣叫昆虫。夏秋季节,它们鸣奏弹唱,传情求爱,十分活跃,是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属螽斯科。缉,织,缝。
“帘外”“帘内”句通过月亮暗写中秋,诗意上呼应第一联。
悠悠,形容悠闲自在。唐崔颢《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解:
不明写中秋,却于诗句中暗含佳节思团聚之意。
32 九月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注:
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汉书·贾山传》:“秦非徒如此也,起 咸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