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页)
我们讲过,孙权的第二任太子孙和和他的第四个儿子孙霸争夺太子的地位,这个叫做“南鲁党争”,南宫指的就是太子,鲁就是鲁王,就是孙霸。这个时候朝廷当中的人,一分为二。叫做举国中分,就是整个国家分两派。两大派,一派拥护太子,一派拥护鲁王。陆逊是拥护太子的。陆逊一而在再而三的给孙权写信保太子,而且要求和孙权见面谈一次。孙权不听,不谈。还不断地派人到陆逊那里去责备陆逊。与此同时,陆逊的几个外甥,因为拥护太子被撤职流放,就是陆逊周围的人,流放的流放,被杀的被杀。陆逊不断接到孙权的责备,于是陆逊非常的忧郁,非常的气愤,最后活活气死。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陆逊之死就死于南鲁党争,就是太子党跟鲁王党的斗争。但是奇怪的是,陆逊死了以后,太子党的二号人物诸葛恪接替了陆逊。升官了。鲁王党的一号人物,二号人物,三号人物也都升官了。那就说明陆逊之死决不简单是一个南鲁党争的问题,他背后一定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集——《逆流而上》。 5
第四十七章 逆流而上
4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三国各主之外,将相大臣们一般都是几个人物合为一卷,只有诸葛亮和陆逊每人独占一卷,可见陆逊在三国史上占有何等重要之地位。陆逊作为孙吴政权“江东化”的代表人物,是江东众多优秀人物中出将入相的唯一一人。然而,就在他人生旅程达到顶点的时候,却被孙权逼死。历史上关于陆逊之死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因为卷入了太子与鲁王之争而死,而易中天先生认为,陆逊之死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而且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陆逊之死的背后与曹操、刘备、孙权的建国之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品三国之《逆流而上》。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了陆逊之死;陆逊之死是个谜;孙权为什么要逼死他呢?一般认为因为卷入到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争夺储位的这样一个党争。而陆逊是拥护太子的;不断的上书给孙权讲保太子的道理。惹翻了孙权;但是这个说法可以讨论;为什么可以讨论呢?就是因为陆逊死了以后;卷入太子鲁王党争的其他人;很多人升了官。这张表里面列出来的就是太子党和鲁王党的人;我们看到有的人受了处分;有的人罢了官。有的人被处死或逼死;有的人升了官;有的人没事儿。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人的履历看一下;我们马上就会看出问题来。被逼死的陆逊;吴郡吴县人;被流放罢官的顾谭;吴郡吴县人。被处死的吴粲(WUCAN);吴郡乌程人。也就是有事的都是江东人。没事的是谁呢?诸葛恪升官;他是什么人?他是流亡北士诸葛谨的儿子。升官的还有步骘(BUZHI);临淮淮阴人;流亡北士。吕岱(LVDAI);广陵海陵人;流亡北士。没事的是仪;北海营陵人;流亡北士。没事的滕胤(TENGYIN);北海剧县人;流亡北士的后代。而且后来和诸葛恪一起还做了孙权的顾命大臣。
那就很清楚;孙权在这儿是以什么划线;不是以拥护太子还是拥护鲁王来划线;他要整的全部是江东人。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朱据;朱据也是吴郡吴县人;而且朱据和陆逊都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吴郡四大家族,顾、陆、张、朱。朱据这回儿也没事儿,朱据当然后来也挨整了,但是那是后来的事。因此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来。这次孙权就是要整陆逊。而陆逊挨整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他当了丞相一年以后,而陆逊我们知道一直是东吴的上游统帅。在长江上游的统帅,驻守武昌,就是现在湖北省的鄂州。前线总指挥,孙权的前线总指挥是四任,第一任周瑜,第二任鲁肃,第三任吕蒙,第四任陆逊。所谓东吴四大英将。陆逊这个地位是很高的,很重要的,然后又当了丞相。不折不扣的叫做出将入相,一人而身兼文武二职。军权和政权都掌握过了,何等重要的人物。为什么整他?那么也只能猜测,那么我猜,陆逊挨整是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他是士族。第二他是江东士族,第三他是江东士族当中最大的士族,四大家族之一的陆家族。那么第四他还是江东士族当中在孙权政权官做得最大的,权利最大的。孙权不能够把这么大的权利交给了江东士族。功高盖主是肯定的,影响太大也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太子也好,其他的人也好,都和陆逊的关系非常好。甚至还有学者,比方说马植杰先生猜测说孙权怕接班人驾驭不了陆逊,太厉害了。他儿子将来继承了帝位管不了这重臣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