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直旱着身子,竟然一下子就没了……”白姨娘说着说着就又哭了起来。
尤氏听了白姨娘的话也就相信了,本来她进了屋子看到贾珍和白姨娘两个人都赤/裸着身子就已经有所猜想,刚刚试探贾珍鼻息的时候,更是重点注意了一下他的下/身。
如今和白姨娘的说辞显然都对得上,尤氏仰起脸,眼泪就顺着脸颊扑簌扑簌的掉了下来。
“白姨娘也受了惊,先去耳房歇歇吧。”尤氏说着就吩咐了丫鬟给白姨娘穿衣。
又叫了下人给贾珍整理好遗容,穿好了衣裳,这才打发了下人去荣国府报丧。
当尤氏宣布了贾珍的死讯之后,就再也挺不住了,一下子就倒了下去。贾蓉、秦可卿等人带着所有的下人都跪在地上不住的哭泣,只是这其中究竟是伤心欲绝还是喜极而泣就不得而知了。
待到出殡之日,六十四名打扮得整整齐齐的青年人负责仪式,很多宾客都来参加了送殡仪式。当年与宁荣二公合称“八公”的另外几家也都有人来,光轿子就有四五十乘,车子一百多辆,浩浩荡荡排了三四里地。
走不多远,路边高高地搭着彩棚,摆着宴席,演奏着音乐。这都是在路上举行吊唁仪式的,第一座是东平郡王的、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的、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的、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
当年,数这北静王功劳最大,他的子孙后代仍然继承了王位。如今的北静王水溶还不到二十岁,长得仪表堂堂,为人谦虚温和。他想到两家的祖父辈关系非常亲近,所以今天就亲自赶来了。他的到来,倒是又使得贾珍的葬礼高了一个一筹。
贾蓉老远就看见了这边设路祭的几个棚子,更是看到了北静王水溶的轿子。于是,他赶紧命令队伍停止前进,和贾赦、贾政一同前去拜见。
水溶在轿子中微微欠身,含笑还礼。双方见面少不得互相客气一番,寒暄几句。
这时候,水溶似乎是想起来什么,于是笑着问贾政:“听说两位公子乃一胎双生,更有一名是含了玉石出生的,也不知道今日能不能见上一见?”
贾政一听,就赶紧吩咐了下人去叫了贾瑀和贾宝玉前来……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我承认之前把这货忘记了……现在才想起来处理……【望天
ps:今天早发半小时,因为有违禁词看看会不会被锁……o(╯□╰)o
☆、第58章
☆、路谒北静
北静王水溶一边同贾赦、贾政、贾蓉等人说话一边等着贾宝玉、贾瑀两兄弟;要说他早就听说了关于贾宝玉含着玉石下生和贾瑀生来就是痴儿后来却又清醒的事情;因此一直遗憾无缘得见这两个似乎都颇为传奇的少年。
如今在这里倒是有了这个机会能够见上一见;水溶对这两个少年也好奇得紧。果然没等一会就看到两个已经脱了孝服的少年,肩并着肩一同往这边走来了。
贾瑀和贾宝玉往这边走的时候,就已经听下人说了是要见北静王水溶。果然,遥遥的就看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银翅王帽;穿着白蟒袍,系着红皮腰带;长相十分清秀。
贾瑀没什么感觉,贾宝玉对水溶倒是喜欢得紧。紧走了几步赶上前去拜见了水溶;水溶也赶紧从轿子里出来扶住了宝玉。
贾瑀虽然落在后面,却也不会失了礼数,给水溶行了礼就站在了一边。
水溶分别打量了贾宝玉和贾瑀;一时倒也觉得惊奇,除了那贾瑀的眉心中央有一颗朱砂痣以外,这两人的相貌竟然一般无二。但是似乎因为性格和气质的不同,给人以两种感觉,相比较来说却是宝玉更得他心。
于是,他笑着说:“果然是名不虚传,这宝玉果然像‘宝’又像‘玉’,贾瑀也是丰神如玉,一表人才,世翁真是好福气。”
“那块衔在口中的宝贝又在何处?可否一观?”水溶笑眯眯的看着贾宝玉,倒是没再多注意贾瑀。
贾瑀顺势往旁边一让,他也看出来这北静王水溶的全部心思都在贾宝玉的身上,他自然是不会上去抢这种风头的。
贾宝玉一听,就赶紧从衣服内将自己的通灵宝玉摸了出来,恭恭敬敬的递到北静王水溶的手上。
水溶也是第一次见这般纳罕的东西,要说玉石,他一个皇族中人自然见得不少,可是这能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玉石,古往今来怕是也只有这一块了。又听说这石头从宝玉口中吐出的时候就带有穿丝绦的眼儿,玉石的两面儿还刻有字,就更加的觉得不可思议。
水溶将通灵宝玉拿在手中细细把玩,又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