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一个教会,后来下海经
王又荃的介绍,搭入程砚秋的戏班。三天打泡戏是《战长沙》、《举鼎观
画》。他是基督徒当然不会在后台上香磕头,可是关公一出台,特制平
金绿缎子黄走水关公的帅字旗,检场的一慌疏,把下出砚秋《虹霓关》
“替夫报仇”的白旗子给举出来了。第二天他跟又荃的《双狮园》,一声
“太师回府”,检场的把一对狮子也拿走了,虽然再把狮子摆出来,可是
台下一阵敞笑。虽然两次出错,都是检场的疏失,可也使得郭老板懵
懂不安了,后来有人劝他既入梨园行,就应当照梨园行的规矩行事,他
此后再演关戏也照样揣神拜福焚香礼拜了。你说事涉迷信,从刘郭两
件事情看来,就令人可解叉不可解了。
笔者所听关公戏,程长庚、王福寿固然没听过,就连老三麻子也没
赶上。有一次小三麻子在第一舞台唱了一次《单刀会》,风采踔厉不愠
不火,可算尚有典型,梨园行朋友看了人人叫好。斌庆社的王斌芬也
擅长红生戏,他是范福泰给说的,范一生没有显赫得意过,他跟王福
寿、彭福林都是小福胜科班出身,不但知道得多,玩意儿的确细腻传
神。我听过王斌芬的《青石山》的龛瓤子,唱唢呐腔逢高必翻,洪亮有
余,听了舒服之极,可惜英年不永,出科不久就去世了。王凤卿汪派
戏,自己认为最得意的是《取帅印》、《让城都》、《战长沙》,他的关公戏
宏邈俊迈,威而不猛,红豆馆主说凤二这出《战长沙》是得自汪柱芬真
传,不但神情气度有独到之处,其雍容肃穆,也非一般自命红生泰斗俗
伶所能企及。
林树森的关公戏在南方可算头一份儿,他的扮相眼神,以及身段
步法都能不愠不火,唱两句也不难听,尤其华容过档捉放曹,令人击
节,不过有时仍免不了有洒狗血的地方,那是久在江南,为迎合观众所
好,大醇小疵是可原谅的。李洪春有一次在北平华乐园演了一次《古
城会》,功架不错,可惜唱惯了边配,唱时不能翻高铆上,让听众在台下
替他着急。耍起出号的“冷艳锯”,也有他拿我不动感觉,不过他抖须、
撩须、推须、扬须几个动作干净利落,为他伶所不及。林树森说:“李洪
爷饰关公,他那髯口上功夫,就够晚生后辈学上老半天的了。”现在中
视忠义剧展,似乎有走上全本《三国志》的趋势,则将来关公戏正多,知
果能把失传的关公戏多排几出上演,庶几不负“忠义剧展”这个响当当
的剧名j
谈谈老山人参
笔者世籍吉林长白,族人以采参为业的很多,北平樱桃斜街廊房
二条的参茸庄,不是族人就是同姓不同宗的老乡们开的。所谓老山人
参,就是长白山特产,据说入山越深,因为地脉水源灵气所钟,人参越
是足壮,药效也就更为恢弘,所以野山参比高丽参价格高出若干倍。
笔者两登长白都是凉秋九月,雾重霜凝,重裘不暖,虽然登山,未敢
深入。
北平有一家长荣参庄是百年以上字号老店,他家所卖各种参类都
是自采、自运、自选、自制,不但货真价实,而且顾客如果说明病情,他
们会不厌其详仔细指点,买哪种参最为对症,绝不让顾客多花冤枉钱,
所以北平参庄林立,他家生意一直是执参茸行牛耳。家母老年畏寒,
隆冬三九,时患喘嗽,长荣号掌柜即指点买老山参须以代茶饮,他说:
“在参行学生意,最要紧是‘精选’跟‘分类’,参有三六九等,要分得细、
选得精才算参行中高手。一堆参头参尾,或是毛鬃鬃的参须,如果是
从老山人参上修剪下来的,虽然样子不好看,可是药效跟老山人参是
同等的。”他总是劝家母不必买整只人参,选点真正好参须,功效相同,
价钱可就便宜多啦!
在吉林入山采参,好像是专业,如果外行人贸然入山采参,不是迷
路,就是冻死,能够空手而回,已经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