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赏春条”。过新年在宫廷里赏春条是很流行的。除r皇太后、皇
后、皇贵妃有宝玺,叮以赏赐福寿字龙虎字外,其余妃嫔也可以写春条
赏人。这种春条长约二尺,宽约六寸,洒金朱砂笺裱在木条框上,由如
意馆用双钩粉漏,漏出四个字的吉祥话儿,宜老宜少,例如“福寿康
宁”、“俾尔寿康”,以及一般通用吉祥话儿如“驾福乘喜”、“福禄祯祥”、
“三多九如”、“竹报平安”一类词句。好在书法都出自翰苑名家,秦半
是馆阁体,只要能够执笔描红的人,全能体势逸韵,外间不察,以为后
宫佳丽,个个书法清新,才高咏絮。当年北平琉璃厂荣宝斋南纸店在
宣统出宫之后,曾在故宫采购了一批报废纸盒,其中就有各宫妃嫔们
写好尚未来得及赏人的春条若干幅,他们以每幅银圆两枚出售,比起
街上买的春联典雅精致多了。
“递如意”消痰顺气
“递如意”。递如意是满洲贵族晋谒尊长的一种仪注。现在故宫
博物院辟有专室陈列如意,尺寸较大例如三镶玉如意、七宝烧珐琅玉
如意、簇金镶玉石嵌螺钿的如意,外加紫檀座玻璃罩,那是放在长条案
或是匿床桌上的陈设。至于谒见尊长的如意,因为捧递方便,尺寸力
求小巧,以质料言,那就金檀铜素、累璧重珠无法形容了。据一位内廷
太监叫梳头刘的说:“慈禧有四柄心爱的如意,一柄是吉林长白山里的
一只冬荣瑞草,又名灵芝,天然长成一柄如意,面现云纹,柄呈紫赤,计
龄当在千年以上。一柄是沉香木的如意,天矫坚峻,刻削蟠屈,据说置
之座前,可以消痰顺气,如有闷胀岔气,用之揉搓胸膈,立刻舒畅自如。
一柄是长不逾尺的翡翠如意,产自云南尖山,通体璇碧,斐斐有光,炎
炎盛夏,插架高拱,满室清凉。另一柄是顺治九年满榜状元麻勒吉呈
献的,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直陈列御书房多宝格里。这柄
如意颜色黝黑,既非金石,又非角木,夏日蚊蚋不侵,如有凶杀噩耗并
能事先示警。慈禧垂帘,这柄如意就成了老佛爷宝座旁边的爱韧了,
可惜庚子年拳匪之乱,洋兵在内廷骚扰一段时期,等从西安回銮,这柄
旷世奇珍也就下落不明了。”
现在故宫博物院辟有专室陈列如意,虽然没有什么精品,可是种
类庞杂,式样繁多,足证如意在宫廷中如何受重视了。
“押祟荷包”皇帝腰间响丁当
“押祟荷包”。清朝皇帝除了朝服之外,宴居便服总要束上一条靼
带,以便拴挂各种活计。一般人腰带挂的活计有荷包、扇套、褡裢、胡
梳、手巾、匙箸套、眼镜套、火镰等等,皇上因随时有人扈从,平素只挂
手巾、玉印、合符子(三寸多长,二寸多宽,状如宝剑头,上边刻有天地
日月四字玉螭龙纽的玺节),外加一只一擦就燃的火镰。依据清宫乾
隆朝档册记载,从小除夕起到正月初二止,皇帝韫带上,左边加上四只
小荷包,其中黄刻丝珊瑚豆荷包内装“年年如意”一件,红缎拓金线松
石豆荷包内装“双喜”一件,押祟小荷包一个内装金八宝八个,银八宝
八个,宝石八宝八个,金锞子二个,银锞子二个,金钱二个,银钱二个;
右边共拴小荷包六个,其中三个青缎拓金丝珊瑚豆荷包内,一装“事事
如意”,一装“笔锭如意”,一装“岁岁平安”,其余三个黄缎五彩线珊瑚
豆荷包是空的。这些钱币锞子彩错镂金,大如豆粒,备极精巧,宝石更
是翠虬绛螭,是万中选一的精品,在新年这几天里,皇帝腰间累璧重
珠,玉箔丁当,恐怕也不十分好受吧!
“年花”有不少是舶来品
“年花”。每年冬季一交腊八,御苑的花匠(宫内叫花把式)就忙起
来了,香橼、佛手都要培植得成双成对灿烂盈枝,在宫殿里陈列起来。
至于清高脱俗、众芳摇落独喧妍的梅花,如腊梅、红梅、紫梅、白梅、青
梅、缘萼梅、一剪梅、鸳鸯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