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木真的战后处置政策与此前对蔑儿乞惕、泰亦赤兀惕以及塔塔儿等部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他不打算杀光所有克烈亦惕男人,而是打算收编他们,成为自己的部下。两部共同作战多年,铁木真无敌统帅之名早就在克烈部中深入人心。任命了一直与铁木真保持良好关系的王罕之弟扎不敢为新的克烈部首领,很快在扎不敢的劝说下,多数克烈亦惕人都放下了武器,对蒙古军的收编工作表示出了极大的配合与顺从。
崛起 第八十七章 统一(上)
更新时间:2010…9…6 15:54:35 本章字数:2083
而那些准备顽抗的家伙,也在这位老王子的游说下陆续的放下了武器,接受了占领军的收编。壮年男子被依其特长编入了蒙古军的各支部队当中,巧手工匠们则根据铁木真的特别指示而受到了礼遇,老人、妇女、小孩们,除了无所归属者被当做奴隶分配以外,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当然,扎不敢能这么轻易的就说服了族民,有一点也是要归功于王罕的统治在克烈部的不得人心,做为未来接班人的桑昆、都史,他们在克烈部的暴虐行为早已是民心尽失。而王罕本身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虽说他信的是基督教,但在争权夺利上根本就没有一点岁为的仁慈之心,几个亲兄弟叛的叛,杀的杀,逃的逃,只有烂好人扎不敢无权无势,才能一直活到现在。
为了稳定克烈部的归附之心,铁木真还迎娶了札阿敢不的长女亦巴合别姬为自己的侧室,并将他的次女莎儿合黑塔尼别姬许配予幼子拖雷为妻,术赤亦是依照原约,迎娶了桑昆的长女察兀儿别乞。
而郭进之前所担心的博尔术、赤老温两人安全的悬挂之心,亦在得知两人幸运的安全无恙后,才放了下来。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么,能不和铁木真翻脸那是最好不过了。
王罕及其子桑昆向西逃跑。一到乃蛮境内,王罕就被一位名叫火力速八赤的乃蛮部将领杀死,他根本就认不出来衣这衫褴褛、灰头土脸,如丧家之犬般的老头便是赫赫有名的王罕。
桑昆则是带着儿子都史越过了戈壁,暂时在额济纳河附近的西夏边境上以剽掠为生,也许后来到了柴达木盆地一带,最后是在库车的回鹘人中被杀,默默无闻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对克烈亦惕的胜利,是铁木真自逐鹿草原以来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在他一生取得的各个重大胜利中,这一次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正是因为这次胜利,最终确立了他在草原牧民中的霸权,从而跻身于历代统制北亚草原的诸位伟大君主的行列之中。
以此次的胜利作为起点,在此后更为长久的岁月中,他还将凭借着其自身的卓越才智与非凡的品格,向着超越那些前辈豪杰们的更为辉煌的顶点而稳步迈进。
克烈人投降了成吉思汗之后,铁木真仍很是谨慎地把克烈人重新分配到蒙古各氏族之中,目的在于分化瓦解他们。不过一下子部落里多了二十几万人口,占蒙古部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二强。蒙古部一口吃成了大胖子,需要好好消化这么强的势力,这可不是一朝一夕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铁木真从克烈部所得的战利品中,分出了一半赏赐给有功之臣,为了收卖人心,他则将另一半还给了克烈部的各族首领们。依照参股配额的方案来计算,除了给各族首领们留下了必要的仆从、军队之外,又从克烈部分出了十五万的自由民来,自然通通安排到了黑龙江流域去开垦农田了。
蒙古高原水草最为丰盛的三大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引北海之水的三河源、准葛尔丹盆地(南乃蛮),铁木真现在已取其二。而将所有的牧群收归统一管理,从某一方面来讲是切断了各部族对赖以生存牲畜的自由控制权,将大半的平民、俘虏提为自由民,消除了因血缘、部族而带来的高低贵贱身份之别,从财、民两方面断绝了其它各部族的独立根基,不久之后,草原上将形成一个统一的蒙古族。
怪不得继元朝之后,草原上除了蒙古族外,再也没有一个称得上强势的民族出现。铁木真不想在没有融合克烈部之前,不打算与乃蛮人轻意开战。留下了博尔术领五万铁骑布防杭爱山西面的乃蛮人后,铁木真则带着克烈部各族首领返回了温都尔汗安顿。
作为蒙古部现在行政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郭进亦是需要滞留在这一段时间,负责组织三河源牧区的集团化经营。近一百万的牲畜,需要两万左右的工作人员,按部门分配人员,选择各级负责人,不动声色的从铁谷抽调人手,花费了郭进两个多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