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不学,不知义。”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千秋功,万世业,李唐王,家天下。”
李二越看越眼热。
“好!好!好!好一个千秋功,万世业,李唐王,家天下!虽然最后的韵脚不准,这正是我李家正统跳出天下轮回的标志!”李世民第一次失态的大笑了起来。
他背后的李承乾也是震惊了,虽然他年纪小,可是识字已经很多了,李纲先生的教育不可谓不严厉,即便你是天下皇子,该挨五板戒尺的不会就少一板变成四板。
这种硬统式的皇室教育压榨这李承乾的童心,最终在坠马后爆发,将他逼迫成一个永远停留在青春叛逆期的少年。
而现在的他还是十分的温顺,待人温文尔雅的那个翩翩公子,此时的李承乾也是被那语文书上三字经吸引了。
光是那书本上的前一行字就让他浮想联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承乾以前内心一直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坏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就很坏,他偷偷的在李泰的书页上图上墨汁,在高阳公主的文房里放飞虫,虽然冒着被护卫发现,被父皇打死的危险,他仍是想那么干。
现在有一本书告诉他,他本来是好人,只是‘性相近,习相远。’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这和人无关,只怪环境将人变成这样的。
他轻轻松了一口气,仿佛卸掉了一个大包袱,而李世民,仍是大笑着做着李家千秋万世的美梦。
李承乾那八年来第一次坚若城墙的心,第一次掉下来了一块最细小的砖石。
远在幽州城的徐阳,他那小小的蝴蝶翅膀,已经煽动到了原本大唐日后的祸患之源太子李承乾的身上。。。。。
第五十六章吾皇召见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徐阳此时就觉得自己正像后会无期中的那个傻子。
来到大唐,他列了很多的计划,干了很多的实事,但万万没想到还是逃不过一场卷入皇家的宿命,不但不懂得隐忍低调,反而做出众多‘举世皆慕’的成就。
天杀的,自己真不知道自己自己做的哪些事配得上举世皆慕这个词,可是刘毅欢天喜地的把刘栋良与长安的一百二十七位勋贵家签的四十万贯水晶玻璃制品的订单给他看时,他顿时蔫了。
自己本是后世的一届屁民,人民大会根本轮不到自己讲上一句,国庆阅兵也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小小it程序猿,何必苦苦相逼。
自己来到大唐,就是想让自己过的好一些,百姓过的好一些,每天吃些美味,找一个贤妻良母,相伴活到九十九,这就是自己全部的人生理想了。
他不想争霸,不想夺权,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牛人满地走,狠人多如狗的大唐初年,自己这个小虾米纯粹是去送菜,所以自己以为自己不用去见李二,也不想见他,以后去长安旅游顺路膜拜一下这位大神就可以了,所以他偏之一偶,只想把自己的封地给管理好就行了。
可是,他太天真了,只怨天不遂人愿。
他不知道伟大的李二陛下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宣旨的公公日夜兼程感到毛庄,召集了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幼,自己站在高台上手捧圣旨。
‘圣天子皇帝陛下曰,幽州县男徐阳,数建奇功,举世皆慕,宣即日觐见陛下。钦此。’
短短三十个字,就害的徐阳需要立马丢下手头的所有活计,跟着公公一起前往大唐的首都长安。
帝王一言,金口玉言。
徐阳知道不可挽回,叹了口气,急忙让那几名在毛庄学习识字的城管队员跟着自己,电脑就不带了,徐阳怕皇帝陛下一高兴就把它给抢走当镜子使了,然后交代了刘管家书院建造的安排,自己走的这段时间一定要继续修建,又写了一封给刘梦璃的信和对刘家产业安排的信,然后告诉他们让城管大队的那些人继续保持现状,一切都听太守大人的吩咐。
自己去觐见的这段时间一切都照旧,等自己回来再说,制衣厂现在还没开始售卖衣服,就先停产,交代完之后,徐阳一个人进了欧阳家的屋子,把从电脑桌里扛了一个大箱子,他小声命刘毅要看管好这间屋子,守卫可以加派,东西一定不能丢。
刘毅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丢失,徐阳这才让刘七帮忙扛着箱子上了公公的马车。
这一切来得突然,但也不是太过突然,徐阳其实早已准备了一些唬人的杀手锏,特别是唬那些野心澎湃的帝王,可以说此次去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