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痛歼哥萨克(第1/3 页)
蜂蜜小馅饼令人口胃大开、尚海一气吃了三十多个、这让奥汀娜大感得意。真想不到、奥汀娜竟有如此手艺、馅饼又酥又脆、香软合口、蜂蜜还有一丝花香清新之感。
当跟隨着奥汀娜参观完整个餐车、才知系统极其暖心、厨房不仅餐具齐全、而各种调料辅料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配上奧汀娜厨艺、才能在这深山老林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小娟又送了几份电报、桑吉报:昨天、在温都尔汉贝尔赫苏拉布拉格盆地、车臣汉部、土谢图汗部、凤凰军三部联合共11000名骑兵与哥萨克15000名骑兵发生遭遇战、经历了双方炮战、枪击战、冲锋砍杀战、我方在两个时辰内击杀了哥萨克骑兵七千余人、俘虏了2500人、逃走了近两千人、蒙古骑士阵亡3000余人、凤凰军负伤100余人、无牺牲战士、需尽快補充弹药、境内东西部尚有罗斯人余部三万余人。蒙古两部现都有彻底投奔凤凰军团的意向。
阿多济、巴布态度尤为坚决、族.老们也全都赞同。等待指示。亲卫军二师一大队副大队长、炮兵教官桑吉。
尚海与奥汀娜当即决定委派磨风磨雨的亲卫军一师8000人携带弹药粮草、赶去温都尔汗与联军汇合、共同作战、歼灭歌萨克、收复失地。
尚海脑海中回放着过往哥萨克的历史。
哥萨克不是独立的民族,而是一种军事团体。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特别是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概括地说,哥萨克就是一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人构成的社会群体,简称“族群”。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能照出一个民族的过去,也能昭示它的未来。
同吉普赛人一样,哥萨克人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如果说吉普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
哥萨克人正是凭着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千万里,在俄罗斯社会发展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到哥萨克,就会使人想起苏联早期电影《克楚别依》和《夏伯阳》中响遏行云的史诗般的哥萨克英雄形象。
“哥萨克”一词首见于1240年的《蒙古秘史》,1380年在俄语中正式使用ka3akn,即“哥萨克人”这一称谓。关于哥萨克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哥萨克的历史早于古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
14世纪初,古罗斯和波兰-立陶宛的贫苦农民由于无法忍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开始大量南逃。
早期的哥萨克主要从事帮工或在边境服役,居无定所,四处流浪。
为了求生存、御强敌,他们结成团伙打家掠舍、劫富济贫,在黑海和亚速海一带的哥萨克则成为海盗。顿河哥萨克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幅大型油画,描写的就是哥萨克海盗满载俘虏和战利品归来的情景。
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初,这些分散的“自由民”为了对抗封建国家的压迫和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东南部的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捷列克河及雅伊克河一带出现了由贫苦农民组成的,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名为“自由哥萨克”的自治村社。
16世纪下半期在上述地域相继建立了哥萨克军事州,从而使流动性极大的哥萨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他们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哥萨克开始从事捕鱼、狩猎、养蜂和采盐等生产活动,后发展到畜牧业和农业。
时代的骄子,战争的宠儿
15世纪中叶,南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对斯拉夫国家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这时,在抗击土耳其人和鞑靼人的进犯中捷报频传的哥萨克名声鹊起,成为波兰公国和羽翼未丰的莫斯科大公国在同南方异族的征战中越来越倚重的力量。
正是这个时期在组织结构、军事风格、宗教信仰、民族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上奠定了哥萨克未来发展的轨迹。
在16----17世纪上半叶,对哥萨克鞭长莫及的俄国统治者为了利用哥萨克的力量保卫边疆,向其提供战斗装备、给养以至军饷,例如早在1618年沙俄政府就开始向顿河哥萨克发放军俸。随着军事活动在哥萨克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增,战利品和俸禄成为
哥萨克的控制和利用。
哥萨克作为有组织的军事团体最早出现于16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