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慧就是借脑,对于经商创业来说,都需要借用他人的智慧。怎样借脑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借脑有几种方式。
一是阅读一些成功者的故事及传记,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反思自己失败的教训。
阅读成功者的故事可以是阅读相关的书籍,也可以通过交流来学习。
绝大部分的浙江商人,都喜欢抱团,浙江商人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浙江商会,而商会正是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2004年中秋节,笔者参加了北京温州泰顺商会的聚会。地点在北京南城木樨园浙江商人投资的百荣商贸中心的一家酒店内。
泰顺位于与福建接壤的山顶上,是温州最穷的一个县,但是,勤劳的泰顺人却不甘于贫穷和落后,年轻一代的泰顺人纷纷外出打工。
聚会是由泰顺商会发起,由在北京的泰顺籍企业家出资筹办的。在聚会上,北京的泰顺人会聚一堂,一起交流、沟通,互相讲述自己在京的创业历程,谈合作事宜。这都是浙江人善于建立人脉、善于借脑的表现。
二是多请教别人,怀着虔诚的心请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方法提出他们的意见及建议。
古人云:“下君之策尽自之力,中君之策尽人之力,上君之策尽人之智。”
善于借脑的人往往能够集众人智慧于一身,办众人无法办成之事。
据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是一位善于借他人智慧的人。
基辛格每天要处理众多的事务,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把每一件事情做完善,基辛格经常会把事情分配给下属去做议案。当下属把议案呈上来的时候,基辛格并不急于查看,而是问那个下属:“这是你最成熟的议案吗?”这时,下属往往会仔细思考,然后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于是,下属又把议案拿回去修改。
一段时间后,当下属再次呈上议案后,基辛格还会问同样的问题。结果,下属又会拿回去修改一下。这样来回几次以后,下属交上来的议案已经非常完善了。如果同时让两三个下属做议案的话,基辛格最终确定的议案将是最完善的。
身边人的建议,一定要慎重对待。尽管他们是为你考虑,但是,由于他们的背景、学识等因素的限制,也许结果并不理想。因此,你在借脑的时候,一定要多听从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意见要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再做出决定。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平时的习惯是,让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当经过反复论证,我自己认准的事,基本上就不会改变了。”
三是多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从他人传授的经验中获得成功的经验。
目前,许多浙江商人非常热衷于各种培训班,尤其是MBA等高级培训班,这不仅是浙江商人热爱学习的表现,也是他们善于搭建人脉网络,善于借脑的一种表现。
10。善于借脑(2)
一位参加MBA的浙江企业负责人表示:“在这里,最主要的是能够结交一些企业领导人,交流互相的经验和教训,这比书本上学到的要实用得多!”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上培训班不仅是一种智力投资,更是一种人脉资源投资。对于想要经商、创业的人来说,不妨运用这种方式来积累人脉。
11。没有永远的敌人
浙商商道: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
俗话说:同行没同利。许多人认为,“同行如冤家”。因此,对于同行往往是正眼不瞧一下,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多多与同行沟通、交往对于你的商业活动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有许多好处。
当你刚开始准备经商的时候,你最好先调查一下同行的情况,了解市场上各种信息。而了解同行的信息则是你成功的关键,因为同行的经营状况是你日后经营的一个参照。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你多多了解同行的情况,你在经营方面必须能够学到许多经验,避免出现低级的错误,在经商的道路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要从同行嘴里获得相关的信息也不是那么容易,对方必然会对相关商业信息做好保密工作。因此,如何与同行相处也是非常有技巧的。
首先,你不要把同行当成冤家,而是要当成战略伙伴,在必要的时候联合在一起,维护好市场秩序。在市场竞争方面,争取以质量、服务取胜,避免相互抵毁、竞相降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