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咨询师:您是没做错什么,可您刚才不是说,您认为是爸爸的责任吗?
田先生:难道,我是在替父受过?不会呀,我在心里还在埋怨他。
咨询师:您不是在那时恨自己不能尽快长大吗?那么您长大了又能怎样?
田先生:分担妈妈的痛苦。
咨询师:他们夫妻之间的痛苦,您分担得了吗?
田先生:这倒也是,这是他们夫妻间的矛盾。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妈妈哭吧?
咨询师:在您看来,妈妈很可怜,爸爸很可恨。
田先生:我可怜妈妈,恨爸爸。
咨询师:所以您要代替爸爸来陪妈妈。
田先生:是的。不过我只是他们的儿子。
咨询师:埋怨自己年龄小的意思,就是想长大,这就是“小大人”。
田先生:是的,从小他们都说我像个“小大人”,说我很懂事,我非常听妈妈的话,还帮她干活……
咨询师:这就是做了本不该您做的事,您在承担爸爸的责任。一个小男孩做大人的事,当然就是懂事。
田先生:这么说,我把爸爸的过失也看成与自己有关?
咨询师:承担责任,是全方位的,过失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项。您把他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久而久之,您认为是自己没有陪好妈妈,为了让她满意,您得尽量让自己做得更好一点,那时,您是多么想成为让妈妈满意的人,也就是您理想中的爸爸。可您根本做不到,这就是力不从心。于是,您在那时形成了对自己的谴责:“我总不能令我所爱的女人满意!”直到现在,您还在执行这项谴责,比如回避妻子,总感到和她在一起有压力。
田先生:难道真是这样吗?那我为什么又讨厌她命令我?
咨询师:一个孩子最希望父母怎样?
田先生:和睦。
咨询师:除此之外,那个孩子最想干什么?
田先生:玩。
咨询师:对,可您在小时候能开心地玩吗?
田先生:不能,我得陪妈妈。
咨询师:这就对了,因为要对妈妈的孤独和悲伤负责,您无权自由自在地玩,这不就等于您被母亲操纵了吗?
回避妻子源于力不从心(3)
田先生:可哄妈妈是我心甘情愿的。
咨询师:您现在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这样理解,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怎么可能是心甘情愿的呢?毕竟,您也曾经是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子,当然也想出去淘气,无忧无虑地游戏。您也曾经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小朋友,可当您想起这些的时候,总有一股无形的绳索束缚着您,把您死死地拴在母亲身边。
田先生:那是什么?
咨询师:维护家庭的完整!
田先生:是的,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需要一个完整的家,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
咨询师:这的确是那个男孩子真实的想法。由于您牺牲了自己的童真,保住了这个家,可您对自己交代不过去,我是指孩子的天性。
田先生:对自己交代不过去?您说得对,我就是常常感觉对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活得窝囊。
咨询师:因此,您把这种抱怨发泄在妻子身上,因为,有时候您把她当成了母亲的替身。
田先生:为什么?她又不是我妈。
咨询师:第一,您前面提到过,她可靠,会过日子,其实这就是组成家庭的基本条件。符合这个条件的女人,不仅对您,而且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只有母亲,所以每一个男人或多或少地都会以母亲的标准要求妻子。第二,您讨厌她发号施令,就是对被束缚的反感,那么在您的经历中,谁束缚过您?第三,您回避妻子,源于在一起时的压力,这压力源于“无法令所爱的女人满意”。这项暗示又是从哪来的?
田先生:听您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把她当我妈了,可我怎么不觉得?
咨询师:如果您觉得,就不会再抱怨妻子和自我谴责了。其实,您反感妻子,讨厌她的命令,正是您当年希求自由的反弹,说明您在潜意识里对被操纵是多么的反感和无奈。而后的“感觉对不起妻子”,一是当年的您感觉无力安慰母亲;二是替父受过。
田先生:我为什么要替父受过?
咨询师:因为每一个儿子都不自觉地向父亲看齐,这种“看齐”的方式,有的是向父亲学做男人,也有的会反弹到与父亲截然相反的方面。所谓相反,就是对父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