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
这门课在美国的高中当中是很普遍的,并不是说上了这门课的学生就一定要去参军或者是有这方面的打算才去上课,而是这门课是要教会学生们一些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求生本领。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正常”的高中,但是我们班上许多同学都是从这些普通高中转过来的,而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在他们以前的高中都是上过这门课的。当然这门课在我们学校是必修课。
我曾经问过他们,这门课在普通高中里女生会上么?他们说当然了,而且来上这门课的女生比男生上得更认真,因为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向往要去参军的,而像我们这样的,也只是去玩玩而已,因为这门课作业少,考试简单。
作为一个男生,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才是最吸引我的,那就是气弹枪射击了。虽然教这门课的老师都是现役的军官,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怕老师会觉得我是一个外国留学生而去排斥我,去刻意保留教学内容,但是我的想法却是错误的,反而在课上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因为我很认真,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上课去混不好好学习。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在气弹枪打靶练习时,老师还会多给我几颗子弹。
我们学校食堂里挂了一幅很大的老画,上面是四五十年代周日阅兵式的场景,那时据说我们学校里还有坦克,再加上有一部电影《TAPS》(汤姆·布鲁斯(阿汤哥)的从影“处女作”,演了一名学生配角)把我们学校拍得很神,M16重机枪什么的都有,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比如有人去过地下“武器库”,知道那个一直锁着的门是去哪里的等等。所以我对学校行政楼下面的射击靶场一直有着一种神秘感。终于,我也有机会可以一探究竟了,这就是JROTC的射击课终于到了。
怀揣着一个激动的心情,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整个房间很暗,有一股很重的潮气味,一看就不经常打开,而且我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用过的弹壳,所以初步断定这里肯定有枪,不是现在也肯定以前有过。言归正传,气弹枪射击课!
教官先告诉了我们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枪口永远要冲上,不准对人,每次打完都要先保持在原地不动,检查枪里是否还有没有打完的铅弹等等,然后就开始教一些比较专业的事情,比如如何调精准度,如何控制呼吸掌握射击时间等等。虽然整个讲解过程只有十五分钟,但是我想这是我几年以来听老师讲东西听得最认真的一次了,突然让我想起来小学的那种感觉。
我们用的气弹枪是一发一发单射的,这就意味着每打完一发,就要重新装弹上堂。我们这个气弹步枪外形很像二战时期的M1卡宾枪,枪的后半部很重,所以在瞄准的时候枪头容易晃动,在射击上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过总之,射击课还是最有意思的,很开心,又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我报了中文课
我报这个课,绝对没有抱着任何为了搞笑的动机啊,完全是为了能够把我的平均分拉高才报的,当时为了报考大学的事情,我也算是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因为美国的大学在报考时,都需要看学生初高中的成绩单,而最重要的,就是高二和高三的成绩,并且每所大学都有各自要求的平均分的分数线。当时说实话,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所以为了“上大学”,我想出了通过上这门中文课来拉高平均分的方法。
在我这所军校,其实和普通的高中一样,我们上着和普通高中一样的课,一样的内容,而区别就在于我们是军事化管理,需要穿军装,有许多普通学校里没有的训练,比如操枪,攀岩速降,队列练习等等等等。
不过这节中文课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补觉的课,幸福啊,长这么大唯一能大摇大摆睡觉,完全不用学习,考试还能拿一百分的就是这节课了,每天听着老师在上面费力地教着大家背拼音,结果,大家到最后学会的都是骂人的脏话,比如我们中国的“国骂”(这里也就不做细致描述了,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当时我看老师都快气死了。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们学校用的这本中文教材也不知道是谁编的,居然还有儿话音,比如说“转弯儿”拼音是“zhuan wan er”,可怕的是我们的这个中文老师是从台湾来的,到最后到底是谁教谁已经模糊不清了,因为我们的老师发不出来“儿话音”。到最后,好象是我在教课一样。
不过这节课唯一好的是,作为亚洲国际学生会的会长,我经常会带着这门课的同学们出去,而且中文课的老师也是一个喜欢搞活动爱热闹的人,所以没事进城吃吃好吃的,学校大巴还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