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页)
习惯的地方一一这屋里很简单,中间有一道竹编的隔门,将外室与内间隔开。外室的矮桌蒲垫就不用说了,内室除了口箱子两个矮橱,别的就没有了。
“床呢?晚上睡哪儿?”
秦烈挠挠耳朵:“晚上铺了睡,白天就卷起来。嘿,我没和你说过吗?”
小冬用力摇了摇头:“没说过!”
“嘿,你要想睡床的话,我让人去抬张来。”
“算了,试试睡地下也行。”
北方地凉,所以大家都睡床、炕。遂州这里好象都是楼,木楼、竹楼,不接地气,那睡床和睡地的区别也不太大了。
“嗯,我让人把东西搬上来,你先歇会儿。”
小冬有些纳闷:“我不先去见母亲吗?”怎么一直没见秦氏。
秦烈不在意地挥挥手:“母亲不在家,往婆夷那边去了。从遂州过那边去挺近的,两三天就回来了。”
“哦”怪不得没见她。
小冬看着秦烈出去,有点迷惑。
秦烈到了遂州之后.好象和在京城不大一样。在京城的时候他固然和旁人有所不同,但大致上还都是一样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可是到了遂州以后嗯.形容不上来。
好象松开了枷上了山的猴子,没拘束,很自在,对许多事情也不在意了。
胡氏捧着盒子进来,里面是小冬带来的一些首饰。小冬已经预感到这些东西,在这里多半都派不上用场。正经的头面.在家戴的,出门戴的。小冬已经尽量精简了,胡氏说再精简就要失礼了,肯定不够戴。可是在这里一路上,见到的女子,头上少有珠宝,或是鲜花,或是银器。这是一个和京城完全不同的地方。
“妈妈坐下歇歇,东西让她们收拾吧。”
胡氏摇头说:“我得看着些、她们若是漏了一样半样儿的,要用时现找不着。”胡氏压低声音:“这地方怎么住得惯呢?姑爷怎么也没修一修改一改?这屋里空荡荡的,也不添置些。”
“咱们自己带的也不少,没有就没有吧,反正也住不了几天。”
胡氏还是十分不满。
午饭是个黑矮的妇人端了来的,青叶包的麻耙,煮的象菱角之类的东西,还有几个菜。她笑着指着菜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说都没怎么放辣.让她们放心吃。
胡氏问她:“没有汤吗?”
她倒是听得懂官话,只是说不了,比划了一下,意思是汤有,要再去端。
小冬有点体会到当时四公主说的那种感受了。
麻耙味道还好,只是太黏牙。菜不是偏酸,就是偏麻辣。汤端了上来,看着不烫,可是上面一层油盖着,小冬喝了一小口,烫得差点叫出声来。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衣食住行上头全不习惯,四周的人都不认识,连话都听不清楚。这实在很难让人适应。
“胡妈妈,吃完了饭,咱们一块儿收拾东西吧。”小冬笑盈盈地说,把那碗汤放在一边,从竹根雕的壶里倒水喝。这个壶雕得别致,小冬能认出这是秦烈的手艺。
秦烈忙到天黑时才回来,空荡荡的屋里已经大变样了。他在门口愣了下神儿,左右看看,才迈步走了进来。
窗上挂上了竹帘,还笼上了一层纱。屋角的熏炉吐出袅袅的青烟,暗香弥漫。内室与外间用帐幔隔开了,屋里已经燃起了灯,小冬显然刚刚沐浴过,披着湿漉漉的头发,身上带着一股谈淡的潮意和香气。
“咦,回来了?”小冬探头朝他笑笑:“吃了晚饭没有?”
秦烈怔怔看着她。小冬脸红扑扑的,因为傍晚起了风,她在白陵里衣外头披了件浅紫的披帛,看来绰约轻盈,象笼在一层薄雾中。
“这是你”
“哦,”小冬笑着走了过来,赤着脚,这楼里的地上铺着木板,干净得很,鞋袜都可以不穿:“把船上的东西搬了下来,简单收拾了下。看看,怎么样?”
“挺好的。”秦烈把她揽在怀里,两人站在窗边一起朝外看。西边的天际还有一抹淡谈的暗紫色,头顶的天空变成了深深的蓝,星子一颗颗的亮起:“来得仓促,这儿都没来及收拾,怕你住不惯。”
“你能住,我也能住。”小冬说:“晚上我还下了厨,做了个凉拌菜呢,可惜你没回来。”
挂起了窗纱帘帐,又熏了香,没了蚊虫叮扰,吃的也是自己习惯口味的饭菜。小冬觉得,这遂州与京城也没什么大差别了。甭管在哪儿,都不要委屈自已。有条件要过得好,没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过得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