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页)
斤八两,恐怕短时间内不会有新的动静了,让士兵们安下心来,暂时不用整军出发。”
原本王灿预料失败或者胜利,现在却成了僵局。
郭嘉听完后,摇头道:“主公,董卓主动撤兵,恐怕是心中有所忧虑,董卓很可能会主动撤退。”
王灿问道:“奉孝,这是为何?”
郭嘉说道:“主公,董卓率领大军出征,洛阳空虚,朝中大臣失去了董卓掸压,说不定会做些令人吃惊的事情来,给董卓来个反戈一击。因此,董卓面临的不仅是诸侯盟军攻打,还有来自于朝中重臣的反抗,内忧外患,董卓不可能率领大军长期在外,一旦形成僵局,董卓就只能撤军,否则大军被拖住,洛阳就可能发生变故,嘉推测董卓不日之后,将会撤军。”
王灿沉思片刻,眼睛贼亮,大笑说道:“奉孝高见!”
郭嘉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是王灿的谋士,职责就是给王灿出谋划策。
这时候,裴元绍大步走了进来,朝王灿揖了一礼,说道:“主公,曹操来访。”
王灿眉头扬起,说道:“让他进来吧。”
裴元绍得了命令,转身离去。不一会儿,曹操便来到了营帐中。王灿起身相迎,说道:“孟德兄,刚回到营寨中,不稳定军心反而跑到我营中来,有什么重要事情么?”
曹操神色严肃,说道:“为盟军前途而来!”
语气低沉,显得非常的凝重。
PS:两更完成,嗯,貌似现在都是三千多字的大章节了,求鲜花、收藏。
第五卷 兵进洛阳 第227章 王越回营
更新时间:2011…7…15 11:58:35 本章字数:3964
看着曹操走进来,神色严肃,脚步沉重,王灿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否则,以曹操坚韧不拔的性格,怎么会露出这番神情。
王灿摆手示意曹操坐下,朗声询问道:“孟德兄,发生什么事情了?”
曹操撩起衣袍,在荀攸下方坐下来,慢条斯理的说道:“为先,我就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说了。今日董卓的西凉军和诸侯盟军交战,表面上是董卓主动撤军,处于下风,诸侯盟军占据优势,但真实情况为先你肯定看得出来,西凉军和诸侯盟军战力相当,双方都不相上下。”
“经过这一战,各路诸侯想要一举击败董卓,直奔洛阳的心思肯定又被压了下去。再加上双方的实力相当,局势太胶着,士兵死伤惨重。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肯定会退缩不前,避而不战。”
曹操脸上带着悲痛之色,语气越来越低沉,道:“操广发檄文,号召天下诸侯戮力同心,共同讨伐董卓。如今大军逼近洛阳,距离成功也是近在咫尺,只需要想办法击败董卓,就能整饬朝纲,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这时候一定不能退缩,要想方设法主动出击,抓准机会击败董卓才是。”
王灿笑说道:“孟德兄,你多虑了,诸侯们虽然有点小心思,却不会不顾全大局的。”
曹操当即问道:“为先,你敢说这是你的真心话?”
王灿呵呵笑了笑,道:“孟德,甭管是不是真心话,只要诸侯能出兵对敌就行了。”
曹操眼眸圆睁,喝道:“为先,你文武出众,岂会看不出诸侯的小心思,一旦遇到困难,这些诸侯就会退缩,而前方一旦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奋勇向前。现在董卓屯聚大军在前方,诸侯们战而无功,心中肯定会有其他想法的,想着避而不战。事实就是如此,怎么是我多虑了?”
王灿也是丝毫不让步,反问道:“今日董卓主动撤军,袁绍不过是没有下令追击而已,孟德如何能够肯定诸侯面对董卓大军,将会避而不战?”
曹操张嘴就说道:“这自是我根据诸侯的情况,推断出来的结果。”
王灿说道:“无凭无据,孟德就如此相信诸侯肯定避而不战?”
“当然!”
曹操语气果决,神色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由点及面,从这点小事情也能看出曹操和袁绍的差距,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曹操果断坚决,而袁绍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也是曹操性格坚忍,能够成大事的缘故。
王灿摇摇头,知道曹操肯定坚持他自己的看法,不会有所改变。
王灿无法说服曹操,也没有继续纠缠,他知晓历史,也知道董卓和袁绍交战后,董卓大军撤往长安,袁绍不追击董卓,反而和其他诸侯饮酒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