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生活正处在一个忙碌而紧张的状态之中。
从安小雨家回来的第二天,黄晓凝和沙洋带着儿子毛毛去了儿童医院。因为安小雨的一句话,黄晓凝果断的放弃了原先的检查项目,而去做了“语言发育障碍”的各项检查。
在做检查的时候,黄晓凝才真正发觉自己这个妈妈做得实在是太不称职了,虽然表面上她非常的爱毛毛,可是她却发觉自己对毛毛的爱有些盲目。
当医生问她“为什么不早点带孩子过来检查”时,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想说是因为婆婆说过“贵人语迟”,也想说是因为自己的丈夫也是到了三四岁才开口说话,可她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这些怎么能够成为理由呢?一切都缘于自己无知的爱。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黄晓凝一直是处在懊悔之中,特别是当她知道来这里检查的很多孩子都还不到三岁时,这种悔恨的心情就更加剧了。
虽然很恼怒自己,不过检查的结果还是让黄晓凝一直悬在空中的那颗心稍稍有些放松。通过各项检测,医生告诉黄晓凝,毛毛总的智力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语言发展这方面比同龄孩子落后一些,根据检测的结果,毛毛的情况基本上属于语言发育障碍,是一种表达性的语言障碍。
虽然从内心里一直希望是这个结果,可当结果真的如此时,黄晓凝又有些不放心了,因为她不明白为什么语言发育障碍会让毛毛的脾气非常不好,经常表现的情绪烦躁,爱哭。医生告诉她,毛毛之所以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得和精神发育迟缓很相像,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语言不被他人理解所导致的情绪障碍。
知道了病情,接下来就是治疗。医生建议毛毛赶快接受治疗,因为对于语言发育障碍的治疗关键期是0—5岁,而最佳关键期是2岁—3岁半,虽然很多表达性语言障碍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语言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的话,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啊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面对着曾经失去的时间,黄晓凝给自己上紧了发条,从现在开始,她不敢再松懈,也不敢再抱一些美好的愿望,她知道她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
此时此刻的她,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除了工作,其余的时间都在围绕着毛毛而运转,所以当她想起给安小雨打电话时,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了。
心的煎熬(16)
如果说之前因为忙于毛毛的语言训练,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其它的事情,那么现在的黄晓凝急切的想要找个地方叙说一下自己内心的苦闷,而安小雨理所当然的是最佳人选。
虽然毛毛最终的诊断结果是表达性语言发育障碍,这比原先预计的精神发育迟缓多少给了黄晓凝夫妇一些精神上的安慰,但是接下来的语言发展训练却又让他们夫妻两个人发生了很多的矛盾。
从医院回来后,黄晓凝第一件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婆婆回家。婆婆自从黄晓凝生了毛毛,就一直在他们家帮着照看毛毛,可谓是尽心尽职。作出让婆婆回老家这样的决定,对黄晓凝来说也是万般的无奈,从心底里她也觉得这样做对婆婆是一种伤害。虽然黄晓凝曾经对安小雨说过,在婆婆面前一定不能示弱,但黄晓凝的婆婆却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太多自己想法的女人,所以婆媳两个虽然偶尔会因为孩子而发生一些小摩擦,不过基本上算是平安相处。
现在突然提出让婆婆回家,黄晓凝感觉自己好象是在抛弃婆婆,所以她不知道该怎么向婆婆开口。可是如果不让婆婆回家,毛毛的语言训练也许就会受影响。
在医院的时候,医生对他们夫妇说过,语言治疗不仅仅是在专门的机构进行,更重要的是必须把这种治疗融合在日常生活中,而对于家庭环境来说,首先一点就是必须改善养育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比如家庭里尽量只使用一种语言,主要抚养人使用语言时尽量大声、简单、清晰、重复,等等。可是如果婆婆还在这里,那么就不可能给毛毛提供这样一个单纯的语言环境。
黄晓凝的婆婆来自农村,在来他们家之前,基本上没有使用过普通话,在他们家待了近四年,现在虽然会说一些普通话,但平时能不用普通话就不用普通话,因此在家的时候,只有和黄晓凝交流时,她会用普通,当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交流时,她是从来都不用普通话的。之前黄晓凝也有过担心,担心婆婆总是用方言和毛毛交流,对毛毛的语言发展不利,但是沙洋对她说,孩子多学会一种语言有什么不好呢,更何况普通话任何时候都可以学,而方言小时候如果没学的话,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