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页)
野家的士兵外,还有咱们第一军团的3000多人,只有我亲自去才能使两军联合起来死守住城池。如果我是明军主将,定会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切断陆上增援。西生浦水道是釜山和泗川友军来援的惟一途径,也是我军重要的物资补给站,所以说什么也不能放弃,这和增援岛山城是同等重要的。”
“那么主公的意思是?”
“凭咱们手头的兵力,无法和敌军正面抗衡,现在的战略方针就是依托城池坚守,等候增援,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放弃岛山城,将全部人马集中在西生浦。只要能救出困守在那里的6000名士兵,丢了一座城堡又算得了什么呢。”
加藤清正看了一眼众将,道:“四郎兵卫、甚三郎,你二人领500旗本武士随我冲进岛山;贵田孙兵卫领1000足轻护送我们,等我们进了城,马上带兵返回;龙造寺又八、庄林隼人,你二人率3500人守卫西生浦。我只能给你们留这些人了,如果敌军大举来袭,希望你们能够挺住。”
“可是,您只带这么少的兵去怎么可以?”庄林隼人为难地问道。加藤清正苦笑道:“就算我带两三千人进城,和围城的数万敌军相比,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我去岛山要塞是为了稳定军心,在做战时,最重要的不是士兵的数量,而是士气。那里有6000多人,只要不被敌军破城,足够用了;而且这里也需要严密守卫,事不宜迟,大家分头准备,马上出发。”
“明白!”众家臣齐声应道。
当晚,加藤清正趁联军不备,硬闯岛山倭城,经过一番恶斗,随他一同前来的450名武士死伤大半,只有170人成功进入城内。
负责掩护的贵田孙兵卫和九鬼四郎兵卫九死一生逃回西生浦,连夜派船经海路前往釜山,向日军总大将小早川秀秋搬请救兵。
联军大帐里灯火通明,麻贵和杨镐端坐正中,听着各营主将前来报告战况。当从受伤被俘的日军口中得知率兵进城的是加藤清正时,麻贵不禁又恨又喜,恨的是没能当场杀死或活捉他,喜的是此君自动入瓮,眼下联军重兵围城,不愁他再飞上天去。
麻贵想到这里,当即拍案而起,厉声道:“诸位将领,兵法有云,兵贵胜,不贵久。目前以加藤清正为首的数千贼兵已经被我军团团围住,此时不灭了他们,更待何时?传下令去,各营备战,今晚务必拿下岛山倭城,然后咱们就在城里包饺子过大年!”
第三十章 苦战
23日丑初时分,明军和朝鲜军开始准备攻打岛山倭城。由朝鲜军500人、明军参将茅国器率河南刀牌兵1000人、游击陈寅率浙江步兵1300人担当主攻任务。战车营指挥使王问负责火力支援。其余各营近4万人环山列阵扎住。
借着夜色的掩护,杨镐与麻贵潜至出发阵地观察敌情。仰望面前孤零零矗在山顶的倭堡,看着隐蔽在身边的数千联军士兵,再想想身后还有数万枕戈待命的精兵强将,杨镐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胜利唾手可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亲自指挥这场战斗呢?
我军兵力占压倒性优势,战役取胜当在情理之中,当捷报传回国时,朝廷中一定会有很多同僚羡慕和嫉妒自己吧?圣上定会龙颜大悦,称赞我文武双全,乃大明栋梁之臣也……想到凯旋之日,自己披着战袍,腰挎宝剑在京城午门外请皇帝接受献俘仪式时的风采,杨镐不禁心驰神往,激动得身子瑟瑟发抖。
“杨大人,我军已经准备好了,可以攻城了吧?”见他抬头望着倭堡痴迷不语,麻贵忍不住出言提醒道。杨镐如梦初醒,刚要附和,话到嘴边又转了口风:“不忙,再等等,不知王问将军的大炮布置好了没有?”
“已经布置好了,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开火,不过咱们的虎蹲炮装的是霰弹,灭虏炮虽然是实心弹,可弹丸又太轻,若是平射城门还可以,想打碎城墙恐怕威力不行。能否进攻得手,关键还得看将士们是否敢冒死向前了。”
杨镐笑了笑道:“本部院一介文臣,尚能亲冒石矢向前督阵,士卒们都是惯战之辈,临阵杀敌理所应当,又有何惧?”
“杨大人说的有理。”麻贵应了一句接着问道,“我军3000余人潜伏在山下,随时可能被倭贼知觉早做防备,现在是否可以立即攻城?
“再等等。”杨镐回身看了看,向麻贵道,“为何不调李如梅的辽兵一并攻城?”麻贵愣了一下,回道:“倭城一面临海,两面危崖,咱们虽然兵力众多,但只能从前面进攻,一时排不开这许多人马,且还得防着西生浦倭贼沿江过来增援,李将军部下都是骑兵,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