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饭,恕不能奉陪了。”
说完之后,苏锦含迈着步子走向了对面的品鲜楼。这品鲜楼,苏锦含来过几次,菜色味道着实不错,还能凭窗临湖,周围景致十分怡人。
当苏锦含走进品鲜楼之后,发现楼上楼下竟然空无一人,平常这里是人声鼎沸,一座难求。今天怎么如此冷清?
正当苏锦含诧异之际,柴老爷走了进来。
“这里是柴某的产业,为了答谢姑娘,今日特意不对外开放,只想请姑娘能赏柴某个面子,好好款待一下姑娘。”
苏锦含万万没有想到,这品鲜楼竟然是他的产业,自己还竟然主动走了进来。想起之前的说辞已经被勘破,苏锦含不好意思再推辞,便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第55章
二楼临窗的位置上; 柴老爷和苏锦含一边品尝着这里的招牌美味,一边和她谈笑风生。
柴老爷多年来走南闯北; 见闻颇广,为人也精明圆滑; 谈笑间经常能惹得苏锦含不住地捧腹大笑。
通过交谈,苏锦含得知,那枚玉佩对柴老爷而言十分重要,是他已亡故的发妻当年赠与他的,常年佩戴在身上,因而他十分感激她昨日能及时出手。
本来事发后,他立即派两位家丁前去追赶; 但那贼人跑得太快,只有苏锦含能紧紧追上,两位家丁气喘吁吁跑了许久; 才最终协助苏锦含将贼人拿下。
一顿饭吃下来,苏锦含很是满意; 不仅吃得满意; 心情也愉悦了不少; 而且深感柴老爷不仅生意做得大,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始终对发妻情深义重。
数日后; 青台山上,卓州一年一度的笔墨展盛大开展。各种名贵的笔墨纸砚一一展出,周边不少文人墨客纷纷闻声赶来; 要参与这一场文人盛宴。
苏锦含一向爱凑热闹,而且觉得自己开始学作画了,多多少少也算个文人,应该去赶赴这一场盛会,顺便再买个砚台回来,以后在画作上印上自己的大名,方便流传于后世。
看着琳琅满目的文房之宝,苏锦含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挑选了,瞧着这个挺好,但看着那个也不错。
突然间,一块青玉砚台映入眼帘,无论是色泽还是样式,苏锦含都喜欢得不得了。
一打听价钱,苏锦含当即吓了一跳,虽说自己不是缺银子之人,但这也太昂贵了,况且父亲为了约束自己,此次南下并没有给自己太多银两,说是自己没钱都能搅出事来,要是有了钱就该迎风上天了。尽管心里十分喜欢,但苏锦含还是忍痛放下了那块砚台,自己本就是为了附庸风雅,犯不着如此破费。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苏姑娘,你也来参加笔墨展了?”
苏锦含回头,见是崔二公子,便笑着回道:“我来凑热闹,最近学作画,便想着买个砚台回去。”
“你在学画画?”崔二公子好奇地问道。
苏锦含点了点头,自己确实有在学,虽然画得不怎么样。
“那你改日拿画作过来,我给你指点一下。”
苏锦含立即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崔二公子擅于作画,但自己的画作实在拿不出手,每次师父给自己点评的时候,脸色都像遭雷劈过一样。
这时,有姑娘走过来,娇笑着跟崔二公子说道:“崔公子,你走这么快,我险些跟不上呢。我方才见那边有徽砚,色泽很是不错,我们过去看看吧。”
姑娘话刚说完,就意识到了苏锦含的存在,于是转过头来,笑着说道:“苏姑娘也在啊?昨天的习画课上,没见到苏姑娘呢。”
“你们认识?”崔二公子问道。
还未等苏锦含答话,那姑娘就回道:“我跟苏姑娘师从同一位师父,一起学画画。就是三天两头见不到苏姑娘的人影,师父说学画画需要沉下心来,慢慢磨砺才是。”
苏锦含学画画确实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眼下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了两声,随后便跟他俩告辞了。
自始至终,苏锦含都觉得自己跟崔二公子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的世界里,有温柔和煦的风,有明媚动人的光,还有才貌兼备的佳人。而自己,什么都不是。
笔墨展的第二天,苏锦含正闲在家里,跟府里的人斗蛐蛐时,有人前来通报,说是有人送了一份礼物给自己。
苏锦含很是好奇,不过年不过节的,不知是谁给自己送了礼物。
待拆开包袱之后,苏锦含见到里面有个锦盒,打开之后发现里面竟然是自己昨天想买而又没舍得买的砚台,除此之外,包袱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