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气,你可不是个光会哭的,你想做什么跟奶奶说说?”或许孙女一直鼓动她修桥铺路建学堂就是为以后做准备。
光哭确实不是薛琰的性子,她先把顾乐棠建议许家请几个保镖的事说了,“但孙女儿想着,与其咱们把辛苦赚来的钱交给他们,叫他们养兵,还不如咱们自己养一支兵呢,不说可以跟他们争长短谈条件,起码不能再做别人砧板上的肉!”
这孩子,姜老太太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孙女居然想自己练兵?“这,这怎么可以?咱们都是些女人,你大哥……”
“女人就女人呗,”薛琰从怀里掏出顾乐棠留给她的勃郎宁,熟练的拆开再装好,“奶奶您看,我一晚上就学会了,”
她歪着头,“就是没有靶场叫我试试,但是你想,现在已经不是义和拳那会儿拼大刀的时代了,这样的小东西女人也是可以用的,”
“你想做什么?”姜老太太看孙女把一支小小的手枪拆开了又装上,心惊胆颤的,“打仗也不是光靠这个啊!”
“我知道呀,我也没有打算扯旗造反当督军啊,”薛琰把枪塞到姜老太太手里,“但是有这个,心里就更安稳些是不是?”
姜老太太抚着冷硬的勃郎宁,沉吟半天,孙女的想法太出乎她的意料了,她以为孙女要修桥铺路,只是在增加许家在洛平的份量,有了声望,不管谁来当皇上,都要礼敬士绅的。
她对孙女能想到这一层已经很欣慰了,可万没想到,她想的更深,更大胆,“这是顾公子跟你说的?”
姜老太太宁愿是顾乐棠教给她的。
薛琰点点头又摇摇头,“乐棠是说叫咱们养几杆枪以备不时之需,但摆脱那些督军大帅的控制却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不喜欢被人控制左右,我的想法是,我手里的钱,有枪,我想支持谁,那是我的选择跟喜好,这事儿由我定,不是别人做主!”
“静昭啊!”
姜老太太发现,除了喊孙女的名字,她竟然词穷了,“可组建一支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动作小了不管用,动作大了太扎眼,”
薛琰点点头,姜老太太的顾虑她当然也知道,不过这会儿还早,她们还来得及准备,“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得开始着手了,我已经托顾乐棠了,看他回京都之后能不能帮咱们寻到买枪的路子,”
薛琰摇了摇姜老太太,“奶奶,您做了一辈子生意了,想买这些,应该也能寻到路子吧?咱们双管齐下?”
“然后再从庄子里挑几个忠心的,嗯,最好挑一批身体好的女孩子,以后她们也方便跟着您跟母亲也方便些,”
而且女孩子也会降低敌人的警惕,薛琰捻着姜老太太衣袖上的珠子,“就说是家里选人呢,舅舅不是开学堂了,先送到舅舅看的学堂里学着算账认字儿,等将来物色到教官了,叫她们跟着选出来的乡勇一块儿练!”
姜老太太沉吟片刻点点头,“其实这事儿做起来也不算什么,李家白家乡下的庄子都有乡勇,咱们许家没弄那个,是我想着自己就是苦出身,没必要把底下人逼的那么紧,这穷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会拼命干活的。”
是啊,逼的他们无法生存的时候,再多的乡勇也没用,穷老百姓照样能得天下,薛琰点点头,“咱们就借口跟别人学就行了,只是咱们的人不照他们的法子用,”
“咱们下来先把不太肥的地卖上一些,那些佃户,想留的就跟着地走,想跟着咱们的,就选到铺子里,或者直接叫他们帮着咱们修路去,不一定种地才有饭吃,”
依薛琰的经验,其实种地才是最不挣钱的方式了,“我看李家这些年做生意倒也风声水起的,路子也比咱们宽,”
“你想学李家开洋行?”姜老太太有些摸不准孙女的心思了,跟外国人打交道,她不懂啊,许静安吧,能让他老实把学上完,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薛琰摇摇头,“我只是个比方,实在是这次叫那个马维铮给吓怕了,许家是靠着马家不错,但也不能只靠着马家,像李家那样各条线上都兜的转才行,而且咱们不是说好了,要慢慢‘穷’下来么?所以这些不急的,反正咱们家里人口简单,没有什么姨娘小妾的,钱多了也没处花去。”
说到姨娘小妾,姜老太太想起京都那个碧琼了,“这次你大哥走,我不准备给他钱了,以后一个月一百个大洋,按月给他往京都寄,能过就过,不能过就要饭去!”
一百个大洋?还叫能过就过?薛琰真想说奶奶您还是太仁慈了,叫她说,什么也不给,回京都想生活,先把小公馆给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