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页)
点。
但其中滋味如何,也许只有大雁阵列中的成员才能真正了解到。此时的齐林,早已在风中颠簸得晕头转向,胃中如翻江倒海,皮肤如凌迟刀割,全身因寒冷而战栗。大脑因缺氧而昏沉!
黄魔风蛮劲再发,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吹和发泄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直到稍稍尽兴之后。方才将这个大雁阵列陡然摔在地上,不温柔,无缓冲,直接干脆!直把众人摔了个七荤八素。
戛然之间,风收沙住,就如同将风沙突然回收入天空或大地的某个瓶口一样,将这场黄魔风演绎得遥遥渺渺、幻有幻无,似乎既无来路,也无去踪,完全不符合任何科学道理。
但好在一行人终于重新落回坚实的地面,而且看似都还活着,天大幸事莫过于此!
落地的一刻,齐林已经感觉的风息沙止,于是便想睁眼瞧瞧被吹到了什么地方,谁知眼帘刚刚打开一条细缝,一股流沙便涌入眼帘,将齐林刺激得泪水长流,想要闭眼之时,已然不能。齐林急忙将埋住身体的细沙胡乱扒拉开,随即站起身来细细擦拭脸上沙迹,忙活了好一会过后,齐林终于睁开了眼睛。
眼前,似乎更换了一个场景,统一的黄褐色背景之中,四处是林立的嶙峋石柱和峥嵘石塔,高高低低、粗粗细细,螺纹环绕,垄沟交错,既无规则可依,也无美感可言,就这样洋洋洒洒的遍布目光所及的全部空间,隐隐生出几分寥落和恐怖气氛。
“雅丹地貌!魔鬼城!”
齐林心中生出两个名词之后,瞬间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境况。
雅丹地貌又称风蚀脊,在极干旱地区尤其是一些干涸的湖底,因干涸而裂开,强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被称为雅丹地貌,而由于外观看上去形同古城堡,因此俗称魔鬼城。
而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魔鬼城,就存在于罗布泊西北楼兰古国遗址附近。
大大小小的脑袋陆续从浮沙中露出,及至高若简点查一遍,虽然有几个摔断了胳膊腿脚,却是一个不少,而且都还活着,甚至还多出了几个明教装束的胡人和几名锦衣卫。
“看来,湖边交战的波斯明教和朝廷锦衣卫也没有逃得过这场黄魔风。”铁骨向怡风师太说道。
有些灰头土脸的怡风师太微微点头,随后说道:“正好可以把他们抓起来,问一问波斯明教的人,建文帝到底被他们带到了哪里?还有那些锦衣卫,这次他们来了多少人?”
美尼姑颖慧闻言,便要招呼自己的师姊妹前去抓人,但却被丐帮的人抢了先。
丐帮虽然不服朝廷管束,但历任帮主均是急公好义之辈,且民族大义更为丐帮推崇和遵循,此次丐帮听说波斯明教竟然掳走了建文先帝,却也颇为震怒,帮主苟不理更是主动向峨眉派怡风师太请缨援手,差遣九袋长老姚望北率领三十多名弟子共赴西域。
这时,三个波斯明教教徒和四名锦衣卫已然被捉到姚望北面前,明教教徒虽然也被黄魔风吹得精神萎靡,但被擒之下却也有几分傲骨,个个仰头望天,一副不惧死的模样。相比之下,那四名锦衣卫则要识趣得多,此时早已收起平日飞扬跋扈的嘴脸,装出一副顺从配合的样子。
其中一个军官模样的锦衣卫口中说道:“请教各位好汉尊号,所为何来?为何也搅进了这场大风灾之中?”
齐林听着声音颇为耳熟,当即扒开围成一圈的人丛,定睛看时,不是千户孙悟德又是何人!只见这位老兄衣衫褴褛至极,铠甲只剩护胸部分,满头黄褐尘土,绣春刀连同一只鞋子也不知去向,看似被风吹跑了。
姚望北见到锦衣卫军官发问,当即看向这次行动的召集人怡风师太,而怡风师太也无意妄自尊大,随后请少林派带头人悲鸣大师示下。
悲鸣大师年约六旬上下,须发皆白,满面慈容,口宣佛号之后,答道:“贫僧悲鸣,我等峨眉、武当、丐帮、少林三派一帮,特为搭救被波斯明教掳走的建文先帝而来,不期遭遇此等魔风,得以与施主相见于此,倒也有几分因缘。”
孙悟德听完,已然明白眼前均是中原武林高人,心中一喜过后,加着小心说道:“太好了!悲鸣大师,我们锦衣卫此次也是为搭救建文君而来,想这波斯明教不知死活,竟然敢劫取我中原皇族,实在可恨,眼下还请大师主持公道,拷问出建文君的实在下落。”
悲鸣大师心如明镜,自然知道锦衣卫虽为建文帝而来,但灭口和寻宝之意更甚搭救二字,但悲鸣大师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