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不过,中原典籍给这些国家起了如此怪异的名字也并非毫无道理——这些国家的王室、将领乃至许多百姓确实善于驾驭猛兽珍禽。“巴泉国”的军队每次出战都会由漫山遍野的毒蛇与蝎子作为先锋;“狻猊国”的军队则会驱赶狮子与敌军作战;“����钡木�釉蛴幸淮笈���盗返木薮蠼鸬裨诳罩泄鄄斓腥说亩�玻�⒀盎��芯�凶牡弥皇O乱桓备焙」恰�
大凉雄师兵锋西向,首当其冲的便是“巴泉国”。景兴十五年,雷万钧根据皇帝旨意派遣使者,引故例要求“巴泉国”向大凉朝贡。使者傲慢无礼,在宫殿上辱骂“巴泉国”国王,结果被当庭斩首。雷万钧于是挥动大军,入侵“巴泉国”。
在“昭武黑王子”的陵墓下,两军在茫茫戈壁上展开决战。凉军为与“巴泉国”作战专门训练的“锐喙营”五百勇士大破“巴泉国”的蛇蝎大军。当全身爬满蛇蝎,却依然红着眼睛奋勇冲杀的“锐喙营”军卒一路突击到“巴泉国”王城下时,“巴泉国”抵抗的意志彻底瓦解,“巴泉国”国王下诏投降,王室全部被押解到大凉京师。
“巴泉国”内全是大漠,贫瘠至极。凉军虽战力强悍,但也要靠劫掠或赏赐来维系士气。雷万钧眼见没有东西能赏赐给部下,“巴泉国”内掘地三尺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他于是下令开挖“昭武黑王子”的陵墓。
昭武王是昭武九国上至宫廷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尊崇备至的一个先人,被奉为昭武九国共同的始祖。他总共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因对外征战时喜欢穿黑色盔甲而得到一个外号——“黑色王子”,死后的陵墓就在“巴泉国”内。雷万钧开挖“昭武黑王子”的陵墓,固然得到了大量奇珍异宝,让手下的军官又发了笔横财,但同时也引起昭武九国百姓的极大怨恨。
景兴十六年,与“巴泉国”相邻的“狻猊国”和“斑奴国”联手向驻扎在“巴泉国”旧境的大凉军队发起进攻。“狻猊国”和“斑奴国”的士卒高喊:“宁可在战场上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能接受凉国疯子的统治!”与凉军杀得难解难分。
战事正酣之际,“巴泉国”境内民众也开始反叛,若羌国和葛迷罗国境内也出现零星的叛乱。一时间遍地烽火,大凉在康居关以西开拓的土地,眼看有丢失之虞。
京师中,御史大夫等也纷纷上表弹劾雷万钧,称其为人残虐,开挖别国王陵更是疯狂之举,应当即刻罢其官职,召回京师论罪。还有官员请林元功停止西征,撤兵回国。
林元功于是拟旨,让金承恩暂代安西都护之职,雷万钧回京师述职。
京师内有官员将此消息密保雷万钧。雷万钧闻讯后,亲率三千轻骑就要杀入“海子荒漠”。一时间,无数人上前相劝,忠心的部下甚至以死相逼,要他收回成命。
原来这“海子荒漠”与“狻猊国”王城紧紧相连,万里无人、遍布流沙。在当地人的传说里,“海子荒漠”中有沙石构成的巨人,有终年燃烧的火山,而雷万钧出发之际,正是“海子荒漠”的雨季,其剧毒的大雨终日不停,淋在铁上,足以将铁融化,淋在人上,足以将人体直烂到骨头。这些传说是真是假凉军中无人知晓,但有一点却是真而且真——进入“海子荒漠”中的人,从未有活着出来的。
雷万钧不顾劝阻,率三千轻骑深入“海子荒漠”。起先,“狻猊国”王城连发警讯,沿着“海子荒漠”边缘各处部下重兵,甚至从“巴泉国”境内抽调大批人马回援。而在若羌城和昭武诸国境内奋战的大凉兵卒,也日夜向“海子荒漠”投去关切的目光——他们盼望着自己的主帅能够平安出来,带领他们扭转不不利的战事。
但雷万钧此去一连两个月,音讯全无。昭武诸国弹冠相庆——“凉国的疯子完蛋了”,“这么长时间,饿都饿死他们了。”而凉军士气大为低落,连连败退。京师中,皇帝林元功也下旨为让金承恩暂代雷万钧的职务。
第六十五章、“战功”
此时,凉军战况不利,眼看战果要丧失殆尽,昭武诸国也开始讨论如何直捣若羌城,恢复葛米罗和若羌两个国家。
就在这时,三千满身尘土、目光凶悍的凉军士兵,在雷万钧率领下于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突然从“海子荒漠”杀出,第二天一早就突进到“狻猊国”王城下连夜攻城。
“狻猊国”大军早就被调到“巴泉国”境内正和凉军主力激战,而且其王城西靠“海子荒漠”,西城门也早就不再设防。结果猝不及防之下,王城西面的城门都没来得及关上就被雷万钧突入。雷万钧在王城中大肆杀戮,直杀得血流漂杵,将“狻猊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