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三、少年英雄,领袖气度(3)
与此同时,抢先一步夺得关中的李氏,则把矛头对准西北。李渊、李世民要争天下,东边与诸强并列,形势尚不明朗,不能轻举妄动,因而坐山观虎斗是上策。但西边的形势相对简单,和薛举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搞定薛举,一则稳定后方,二则可以获得更多的良马——这是当时第一要紧的战争资源,其重要性相当于现代战争的石油。
这也是李世民第一次当军队统帅。然而这个第一次,给了他当头一棒。
唐军和秦军在高(zhí)对垒,唐军人数占优,但比较轻敌,不设防备,战术上落了下风。秦军在对峙时调集了精锐骑兵,绕道后方掩袭,前后夹击,一下就冲垮了唐军,使其死者十之五六,损失大半,数位大将被俘。这是名副其实的大败。
后来史官为了给李世民*,推说当时李世民病了,没有亲自指挥战斗,而把失败归罪于刘文静和殷开山的错误指挥。
其实失败并不可耻,谁能不犯错?关键在于是否能“不贰过”,及时吸取教训。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堪称模范。
这次失败给李世民上了非常好的一课。首先是打消了他的骄傲情绪;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从薛举那里学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骑兵战术——善用奇兵:前方用大军吸引敌军主力;然后运用骑兵的高度机动性能,绕道,从敌军背后、侧翼发动冲击,前后夹击,冲垮敌阵。事实上,这一战术后来几乎成为李世民最拿手的绝招,而且是屡试不爽。之所以后来凯旋之曲叫“秦王破阵”,主要就是指这个战术而言。
可以说,这次失败对李世民来说,来得正是时候。这次失败甚至比一次胜利的意义还要大。
天佑唐朝。薛举本来可以乘胜进军,可这当口,他居然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其子薛仁杲继位,智勇人望都远远不如薛举。而唐军正由李世民率领,卷土重来。
这次李世民充分扬长避短,先是坚守壁垒六十多天,和对方比耐性,比后勤,比消耗。终于,秦军粮食吃尽,有将领投降。李世民一看时机成熟,就策划了一次“以子之道还子之身”的决战。
李世民先是派一支军队到外驻扎,引诱秦军。秦军大喜,主力尽出。在秦军主力移动的时候,李世民亲率大军,从浅水原之北出击。而且,李世民亲率数十骑兵,率先冲入敌阵。唐军“表里奋击”,敌军大溃。李世民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硝烟未尽,李世民立刻率精骑两千,马不停蹄,直扑薛仁杲所在的折城,当夜兵临城下。不知所措的薛仁杲第二天就出城投降了。当时力劝李世民不要孤军深入的手下都很惊讶。李世民告诉他们,秦军野战大败,主力军队都逃跑了。如果这时候不及时赶过去,主力就会入城,薛仁杲心里有底,就不容易投降了。而抢先一步,扼住归路,秦军就四散逃亡,薛仁杲既无信心,也无实力守城。怎样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这就是!所有将官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李世民,这大概也是当年“背水之战”胜利后将官们望着韩信的目光吧。
这一战,可以说是树立了一个样板。李世民后来几乎每次大战,都是运用这一套路:先是固守,消耗敌军,寻找战机;然后是决战,奇兵突起,前后夹击;最后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彻底胜利。
这一战,我们可以总结李世民的很多优点,不过最突出的一点是:善于学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少年英雄,领袖气度(4)
山西——艰苦卓绝,平刘武周
按照既定方针,本来接下来的步骤是要解决河南。可是中间出了意外,严重的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刘武周突然冒出来,占据了山西。刘武周本来是山西北部的地方小官,不过他被突厥看上了,打算将他树立为傀儡政权。与此同时,他还得到一支来自河北的精兵,有猛将宋金刚、尉迟敬德等。
虽然山西本是唐的根据地,基础相当牢固,不过守将不争气,先是李元吉,有勇无谋,后是裴寂,全无将略。而且两人都贪生怕死,一触即溃,一败千里。几乎一夜之间就把山西送给了刘武周,只剩下西南一角——蒲州。那就且看李世民如何绝地反击吧。
李世民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如果他再失败,那么刘武周将很快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长安。这可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李渊也认识到这点,几乎将关中精兵全都押上了。对李世民而言,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李世民第一时间渡过黄河,直达最前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