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沈默行走在寨子里。寨子里很静,间或遇到一两个孩子和他们的狗。人和狗都是一付凶巴巴的样子,对人爱理不理。如果不是看到地面上长长的身影,沈默真的怀疑自己变成了透明的。昨天他找了大半夜,走进好多家吊脚楼,没有一个人知道易明或者阿雅。今天一大早起来,他来到这个更高的寨子。
路口拐角处的一家吊脚楼前,有一个小姑娘在洗头。小姑娘弯腰低头,黑黑的头发足有一米多长,从脑后甩下来遮住了面容,一直拖到地上。身边放着一只竹子做的水桶,小姑娘右手拿瓢从水桶中取了水,直接淋在头上,水顺着头发流泄下来,在地面上聚积成一洼浊泥,发梢就在泥水里滚着。
沈默停下脚步,讶异地看着小姑娘,不由得担心这样洗出来的头发会不会干净。
小姑娘拿一只木梳把头发一点点绾起,一直绾到发梢,头发上挤出的水分已经将发梢淋洗干净,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漂亮的发髻就绾好了。那只盘发的木梳插在头上,既是工具,又是饰物。小姑娘直起身子—容貌稚嫩而清秀,年龄也就在十四五岁左右。
沈默走过去:“小姑娘,你能听得懂汉话吗?”
小姑娘茫然地看着沈默。
沈默失望地摇摇头走开了。
在沈默离开五分钟后,夏晓薇和林涛也来到这座吊脚楼前。
昨天晚上和沈默吵架后,夏晓薇和林涛也来到寨子门口那家枪手部落客栈。林涛很快就弄清了沈默也住在那里。夏晓薇一心想避开沈默,便带着林涛离开了。后来,他们在寨子里随便住到一户苗民家里。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几乎家家都能留宿客人,价格也很便宜。早晨就在主人家搭伙吃了早餐,主人去忙自己的事情,夏晓薇和林涛就开始在寨子里转了起来。幸好林涛能说苗语,交流起来没什么困难。夏晓薇采取了在贵阳西湖巷寻找吴伯寅时用过的办法,不漏掉一家一户,每一座吊脚楼都要进出看一看,问一问。只是一路走来,却很少遇到成年人。仿佛寨子里只有小孩儿和狗,还有清风。
“有人吗?”林涛用苗语喊道。
刚才洗头的那个小姑娘走出来:“什么事?”
“我是从县城里来的,来找亲戚。你知道易明爷爷家在哪儿吗?”
“不晓得。”小姑娘摇头。
“那,阿雅奶奶呢?”
“不晓得。”小姑娘还是摇头。
林涛转身对夏晓薇说:“姐,把照片给我。”
夏晓薇从随身携带的坤包里取出那张老照片,离开贵阳这后,这张照片一直是夏晓薇保管着。
林涛举着照片给那姑娘看,并指着照片上的阿雅说:“这是阿雅奶奶年轻时的照片。”
“这张照片我见过!”小姑娘说。
“你见过?在哪里?”林涛兴奋地几乎跳起来。
“在上面寨子易昆爷家里。”
“你能带我们过去吗?”林涛的眼里放着光。
小姑娘想了想:“那你等一会儿,我添上猪潲。”说完转身去忙了。
林涛兴奋地把刚才小姑娘的一番话说给夏晓薇。
不大一会儿,小姑娘就出来了。浑身上下焕然一新。银的项圈,银的手镯。上身穿一件滚边左衽青布衣,下身围苗王方印图形的三角裙,脚下是一双新草鞋。看起来格外鲜亮。
夏晓薇怀疑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去添猪潲了。
小姑娘对林涛莞尔一笑:“走吧!”
在小姑娘的带领下,夏晓薇和林涛踏上一条蜿蜒的小路,迤逦而上。
“这里的树似乎比别处都茂盛。”路上,夏晓薇随口说道。
“岜沙人把树木当神祭拜。人死之后不立墓碑,也没有墓冢,就在墓穴上面植一棵树。‘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这是岜沙人的信仰。岜沙人从不滥伐树木,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听我爸爸讲,岜沙人有过唯一的一次砍树行动,那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时,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直径一米多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那棵树被全寨视为林中大神。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聚集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落定。为了纪念那棵香樟树,岜沙人在那棵树生长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八角亭作为纪念。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可以带你去看看。”林涛很庆幸自己还没有忘掉爸爸讲的故事,心中暗自得意。
听了林涛这番话,夏晓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