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清是什么回事,就被游击队一个个射到。
整个战斗只用了十分钟。游击队员又迅速在桥的中央放好炸药,瞬间将石桥的中间炸断,他们速战速决,马上又撤到骑路铺的山中。
整个战斗是速战速决,游击队员们个个背着战利品,很快地消失在崇山峻岭之间。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 (15)
这场战斗,大大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县城的日军暂停了冬季扫荡的计划,整日营房紧闭,城门口的岗哨比往日严密多了,无论老少都要接受检查,对有嫌疑的男女老少一律抓走,看来日军对这次失利也感到奇怪,从未这样中了游击队的埋伏圈,而且是全军覆没,肯定是情报泄露,于是日军在内部进行调查,还在县城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搜查,可还是一点线索都没有。这是日军进入鄂东以来,首次重撞。
随着各县我抗日军队和游击队的不断打击,日军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常驻兵力不但减少,据点也在不断的萎缩。日军当时在麻城占领的面积是整个县城的4%,主要据点是县城、岐亭、宋埠、中馆驿、白果等地,在游击队的不断打击下,1939年12月日军撤出了白果据点,1940年3月撤出县城据点,只保留宋埠、岐亭、中馆驿三个据点。
一直到1939年2月,日军没有进山扫荡,根本不敢越过白道河。在麻东,龟山、木子店、张家畈、阎河、三河、夫子河等地游击队的打击下,日军也根本不敢靠近山区的边缘,对麻城县内的游击队已经赶到畏惧,这是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麻城抗战精神如此之高,而且是舍生忘死,不惜一切代价,全民皆兵,深深地振动了日本朝野,满以为按照占领计划可以很快占领中国,没有料到走到哪里,中国军民抵抗到哪里,而且是那么顽强。
爷爷他们在小界岭的山区休整了一段时间,大家又都按耐不住,要出山和日军交战,但爷爷说,目前不知道日军的具体行动计划,不能轻易动兵,以免中了敌人的埋伏,这个时候就是看谁的耐心强,这是一场心理战,大家如果耐不住,就会给队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个责任重大,还是三思而后行好。爷爷给队员们作好了思想工作后,又一起分析日军为什么近段迟迟不出兵,是不是这里面有更大的预谋。
果然不出爷爷所料,在2月下旬的一天,天灰蒙蒙地,干冷干冷地。各地军民似乎放松了警惕,也没有可靠的情报,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平静。在长岭岗的前哨派人回来报信说:“又有一大股日军过了白道河,在白道河到五道河山上搜山,队伍庞大,主要大路上没有多少日军,主力都在山上,是形成一字形,向前推进,情况十分危急。”
爷爷估算了下,日军按照这个速度,到长岭岗有十几里,需要三十分钟才搜完山,到黄土岗有二十多里,搜完山要一个或二个小时,我们队伍骑马到长岭岗也要三十多分钟,到黄土岗要十到二十分钟,军情就是命令。爷爷和几个游击队骨干商量,事不宜迟,马上组织队伍火速赶往长岭岗,阻击日军北上。
队伍里只有十五人,加上长岭岗前哨的八名同志,总共才二十三人,和日军的一个联队比,是存在相当大的悬殊,爷爷心里没有底,但不想让日军进入山区扫荡的决心,让爷爷如能如何要去抗敌,哪怕是作出牺牲也不能妥协。
日军这次展开大规模地军事扫荡,从宋埠和中馆驿调来一个联队,加上县城的一个中队,队伍突然浩浩荡荡地出现在麻北的山中,他们这次是有计划的扫荡,预谋很久,情报保密做的好,没有让在县城的地下党获知,是在游击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向山区进军的。
在爷爷和队伍赶到长岭岗的时候,敌人已经将长岭岗团团围住,也像爷爷他们一样留住一个口子,等游击队进入他们的包围圈。爷爷他们以为日军还没有到达,与前哨的同志会合后,了解到没有看见日军过来,由于四面是高山,树木林立,杂草重生,很难发现树林里的异常状况。迅速将马拴在隐蔽处,然后徒步往长岭岗外行进。
爷爷一行二十三人向前行进了十分钟后,依然没有发现一个日军,他再三问前哨的同志,看清日军没有?几位同志证实确实看到了日军已经进山了,但爷爷又反问他们,为什么现在一个都没有发现?同志们无言可答。
正当爷爷他们感觉到是不是进了日军的埋伏圈时,山头上的日军枪声大作,密集地子弹一齐射向游击队员。
第九章 爷爷是国民党军官 (16)
爷爷随即叫同志们马上卧倒,找掩体。日军的子弹很密集,根本不能还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