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国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说,外国人来中国最怕上厕所,因为那里面提供的嗅觉及视觉“盛宴”都是外国人无法消受的。其实,一个不能够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对人际环境的污染及危害比当初的“厕所”还要严重许多。
所谓情绪污染就是一个人因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化行为,对人际关系造成的潜在危害及现实伤害。前面已经谈过了不恰当情绪反应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感觉与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对的,但表现的程度是不恰当的。相当于企业排放工业用水是合理的,但指标超出了允许范围。二是情绪是正常的,但表达的方式不恰当。相当于企业排放的工业用水是符合标准的,但不是用管道或沟渠排放,而是任由其四处乱淌。三是情绪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不应有的。相当于企业设备出了问题,出现了不应有的排泄物。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侵犯性的不恰当情绪的一些表现。侵犯性的不恰当情绪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导通的、指向他人的,对情感环境的污染重,负作用也大。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怒火烧人”,排放怒气。这种类型的人火气比较盛,即俗话说的火爆脾气,点火即着。他生气、发怒的“临界点”特别低,遇事就着急,经常性地向别人宣泄怒火,动不动就发脾气。大火会烧伤人的身体,怒火会烧伤人的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小有成就的青年人,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常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他感到许多人已经不再和他交心了。他不理解,觉得自己都是为大家好,并无恶意。于是,他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当你每一次发火的时候,就往墙上钉一根钉子。一段时间后,他对老师说:“我明白了,我每发一次火,就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砸下了一根钉子。”老师说:“还不够,以后每发一次火,你再拔下一根钉子。”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告诉老师:“我再也不轻易发火了。因为我知道,钉子虽然可以拔下来,但痕迹却已经留下了。”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富兰克林说过:“忿怒起于愚昧,终于悔恨。”
“怨天尤人”,排放怨气。这种类型的人分两类,一类是真出力、能干活,也能发牢骚,好像这年头出力的活都让自己干了,而世界上的不平都让自己遇上了,一有机会先发泄不满,一张口就是“牢骚味”。还有一种是不干活,只抱怨,似乎是天生我才无所用,上天不给机会,领导不给条件,让人觉得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都是“怪话味”。其共同之处就是整日一肚子委屈,满腹牢骚,时不时地排放“怨气”。“怨气”对情感环境的污染虽然不像“怒火”那样明显,但它的潜在危害并不小。经常发泄“怨气”,就好比在自己的周围排放二氧化碳,如果浓度不高,倒是关系不大,若是“排放”过量,其后果可想而知。
从环境污染来认识情绪污染(2)
“目中无人”,排放傲气。这种类型的人自命不凡、高傲自大,不知道尊重别人,也就无从体察别人的情绪。习惯于否定别人的成绩或见解,喜欢有人奉承、赞美,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经常不由自主地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正常的人来说,吃饭无疑是“第一要务”,受尊重大概要排在第二位了。而且在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以后,受尊重也可能会提升为“第一要务”。假如一个人时常有“傲气”泄漏出来,就把他人的尊严给“污染”了,那么,这个人自然是让人厌恶的。也许一些人还会采取措施,积极地“治理”一下。比如,可能会有一些负面舆论扩展开来,使当事人的个人品牌价值大大缩水。
怒气、怨气、傲气,都属于“情绪垃圾”,这些东西和工业垃圾一样,不排放是不现实的,但排放应该适时、适量、适当才行。这就需要找出导致上述“三气”生发过度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那么,这“三气”过度生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追求完美。有的人喜欢追求完美,他看每一个人都觉得有不足,他看什么事物都觉得有遗憾。这类人自然会“三气”生发过量,排放当然超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每一个事物都有缺憾,完美是不切实际的,完美意味着灭亡,美中不足才是真实可靠的。有时候,人需要有点“抱残守缺”的勇气,让生活或事业有一点残缺和遗憾,不去求全、求圆、求满。这种“抱残守缺”其实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好时光。
追求完美是一个永远的过程,当下可以做的,只能是争取更好一点。如果一个人对事对人都既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