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页)
大气圈导致温室效应;撞击区为硬石膏( CaSO4)等硫酸盐矿物时,产生大量的SO2 ; SO2进入大气层与水结合形成硫酸气溶胶,同时产生大量尘埃进入大气中散射太阳光,导致地表温度急剧下降和一片漆黑,光合作用抑制,食物链解体,最终致使生物灭绝;撞击区为海洋等水体时,便可产生大量的水汽导致超温室效应。
显生宙以来,特别是晚泥盆纪以来天体的撞击作用对生物演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泥盆纪以来生物向陆地大量发展,天体撞击对其演化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已渐为人们所接受,撞击作用对早期的海生生物的影响在规模上、程度上以及作用机制上将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5 、地球环境演化的综合过程
(1)。地球环境的演化,在地球吸积形成时期,撞击作用规模大、频率高,随着地球吸积增生,太阳风的驱赶和撞击作用使地表的原始太阳星云大气逃逸,原地球吸积物质中的矿物脱去挥发份,到吸积增生的后期,甚至使地球全部原始大气被撞脱离地球。
(2)。地球形成以后,地内核转变能的演化制约地球环境的演化,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岩浆作用与板块运动等构造活动两个方面,可分为两个阶段:i)从地球形成到x 109年左右,能量年产率为1021(卡/年)数量级,地内热流值大,壳层仍很薄,火山作用极为频繁,火山喷发作用使地球大气圈内CO2浓度累积增长,其它酸性气体使大气降水呈强酸性,地球内部热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地球的壳层厚度也保持着一定的数值,海底化学风化作用起中和海水的作用;ii ) 1。 9x 109年以来,能量年产率在1020(卡/年)数量级,在x 109年左右,壳层出现显著的增厚达到与现代地壳几近一致。板块构造开始对地球的环境演化起主导作用,板块俯冲使碳在地表各储库中的分配维持一定水平,板块碰撞使海陆高差显著,地表岩石化学风化起中和海水的主要作用,火山作用退居次要地位。
(3)。显生宙以来,地内核能相对较平稳,生物圈的发育,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逐步演化为现今的大气圈与水圈。地外物质对地球的撞击作用,在小时间尺度上造成地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并导致生物灭绝与生物的演化。
(4)、地球上目前存在的是以N2、O2为主体的氧化型大气圈,而太阳系外圈行星的大气圈则仍然继承和保留了太阳星云的物质成分,主要由H和He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甲烷、水和氨。类地行星金星和火星都具有以二氧化碳占优势的酸性大气圈,氧、氮含量很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