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与刘备论贾诩(第1/2 页)
翌日,有细作禀报,曹操准备南下攻打张绣,解决许都的后顾之忧。
闻听此事的李云觉得不能让曹老板再像历史上那么轻松的就迫降张绣。
于是他就约荀谌到官署去拜见刘备,聊聊此事。
李云拿出解密后的信件递给刘备荀谌。
读完信件的刘备把信放在桌上,脸色没有任何神情:“孟德虽有心破南阳,但张绣只要好好守城,再加上刘景升在后支援,想要击破宛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捏着信的荀谌手指微微用力,眼神犀利,嘴唇紧紧抿着,听完刘备的话后,起来走了两步,瞅着李云:“军师,你是不是怀疑张绣会投降曹操?”
手里的茶杯没有握好,一时间“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刘备尴尬的笑笑:“一时惊讶,一时惊讶。不过友若怎么会怀疑张绣投降呢?”
捏着信纸的荀谌眼里似乎在追忆:“往日,我弟弟文若投奔曹操后,曾给我写过信,劝我共辅曹操。信里写曹操气量乃大,有光武之风。”
顿了顿,看着李云,“读完信,我开始也如卫将军般想法,但见军师这般慎重,我又想起文若的信,就大胆推测张绣可能会降。不知军师是否也是这样认为的?”
瞳孔收缩的刘备不敢置信:“曹孟德我了解,可能会放下杀儿之仇,但是张绣敢相信吗?”
李云叹口气:“主公,可还记得贾诩贾文和?”
本来还在惊讶的刘备瞬间脸色黑了下来:“混乱天下的贾文和,我岂能不知,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骨。”
没想到刘备对贾诩如此高的成见,李云轻声问:“是不是贾诩鼓动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导致陛下被两人玩弄于股掌,因此主公才恨贾文和?”
“哼,若非贾诩,王司徒杀了董卓后,长安朝廷慢慢恩信大立,天下岂能如今天这般,四分五裂,你攻我打?”刘备气的把手里的茶杯又一次摔在了地上。
荀谌替刘备捡起青铜茶杯,见他气的脸色发红:“卫将军,难道董卓时,这关东诸侯就安稳无恙,忠心王室吗?”
正在怒气上头的刘备听到荀谌说的话,想到袁绍高坐酸枣坐观成败,刘岱私自攻伐桥瑁并杀之,于是心里的那股气泄了,无力的说:“难说。”
看着泄气的刘备,李云坐在他对面:“主公,李傕郭汜的事情完全是王允咎由自取。”
稍微有点精神的刘备吃惊的问:“为何如此说?”
一脸嘲讽神色的李云眼里全是恨其不争:“王允志大才疏,当时董卓被杀,余部惶惶不可终日,都在等待朝廷的赦免。
可王允却做了什么呢?哼,他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又一次不把别人当人,他竟然要屠尽董卓旧部。
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何况身怀利刃的董卓余部?
即使没有贾文和,也会有赵文和起来煽风点火,反攻长安,因为他们要活。”
脸上都是痛苦神色的刘备说不出他们为何不去死的话,因此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此时的心情了,如果赞成贾文和的做法,那他对不住汉室历代先帝。
但让他赞成王允全部杀光董卓余部,他良心也过不去。
看着过不去心里那道坎的刘备,李云叹息一声,自我道德标准过高,看着这个乱世的确会让人显得格格不入。
李云决定开导刘备一把,直视刘备眼睛:“其实汉室天下的乱局,是从刘焉的废史立牧开始的,灵帝不知是何种考虑,也同意了他的上书。主公,你可知道刘焉为何选择了益州?”
几乎被排除出士人圈子的刘备哪里知道刘焉为何会选择益州,眼里都是迷茫之色,摇了摇头:“不知!”
见李云望向自己,荀谌只好帮刘备解惑:“董扶董茂安以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劝本来打算去交州的刘君朗改仕益州牧。”
士家果然是同气连枝,各种隐蔽的消息都能拿到。
铁青着脸的刘备猛拍案几:“董扶包藏祸心,刘君朗痴心妄想,都是该杀之人。
李云继续说:“州牧拥有军政大权,有强势朝廷还能维持一时,只要中央权威不足,必会听调不听宣,如春秋战国般互相攻伐。”
甩一下袖袍的李云起身踱步到门前:“因此汉室的乱局并非贾文和之过,他只是努力求生而已。
我听闻他在长安时多有劝阻李傕郭汜,要他们对陛下尊重些,可惜两人鼠目寸光,无人听劝,最后落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听到这里的刘备叹息一声:“如此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