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1/4 页)
!
差役们站住,等待王定国示下。
王定国一见又是刘识坏事,恨不得骂他两句才解气,然而此时此刻,他却只能强忍着怒气,故作和颜悦色道:“刘知县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花农们不知晓府政艰难,轻率哀求,你身为朝廷命官,怎么能也和他们一般。”
一句话,既为自己洗清了罪名,又责备了刘识的不知轻重。
刘识并未起身,依旧拱手恭敬道:“下官非是不知轻重,而是不忍治下百姓受苦,更不忍看大人被一些小人愚弄!”
刘识主动给了王定国一个台阶下,为他洗脱了施以****、残害百姓的罪名。
这是让王定国支持减税的不得已的让步。
然而在他给了王定国更大的难堪的情况下,这个好意,王定国并不领受。
王定国待要说话,却有人比他抢先一步。
只见又有几个县的知县陆续站了出来,立在刘识身边,恳声请求道:“下官替治下百姓,恳请知府大人垂怜!”
王定国气得一口血差点吐了出来,这是合着伙儿来给他难堪啊!
亏得他好心邀请他们来参加赏花宴,一个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一时,赏花宴气氛紧张,人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后来呢?”几天后,刘识回来,把这个事说给彭瑾听,彭瑾听得心惊肉跳,立刻急声问道。
“后来?”刘识挑眉笑道,“后来自然是知府大人‘明察秋毫’,‘体念百姓不易’,答应将赋税减轻一些,基本按照朝廷制定的标准征收。”
说罢,刘识笑道:“子川说咱们的知府大人是一只纸老虎,色厉内荏,看来此话不假!”
真是不经吓,他原本还打算祭出圣旨呢!
彭瑾知道刘识说得轻巧,只怕其中的艰辛外人也难以体会吧。
好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晚一些时候,张明华在前院拱手向刘识道贺:“恭喜大人,算无遗策,惠泽西川府百姓。”
“你我之间,哪里还用得着说这些客套话。”刘识笑道,整个人都懒散地靠在太师椅里,用手揉着眉心,一脸疲惫地问道,“对了,那个花农和他的家人,可安排妥当了?”
张明华答道:“大人尽管放心,一早得到大人的消息,下官就妥善安排好了,他们安全着呢!”
“那就好。”刘识点头道,“还有那日和我一起请愿的几个知县,也都记下来,打探清楚。”
能不惧于王定国的淫威,敢于为民请命,可见都有着济世济民之志。
这样的人,哪怕没有勇气挑头为民请命,也值得一交。
而且若不是那些人,他此行只怕也不会这么顺利。
一县反对他的苛政王定国不怕,但是多县不赞同他的的举措,王定国就要仔细地掂量掂量了。
百姓反对王定国的苛政王定国不担心,但是富商大户也不满他的盘剥,王定国就不好不慎重以待了。
张明华说都是因为他算无遗策此事才成功的,可其实,一个人的能量再大也是有限,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是众志成城,所向无敌。
张明华笑着应下。
ps:明天继续还债~得睡觉去了,困~大家晚安~o(n_n)o~(未完待续。)
第342章 春、色(月票240加更)
三月风暖,农人们都开始备田了。
沉寂了一个冬日和春季的稻田,随着暖风的吹拂,渐次苏醒,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农人们将水田里的泥土翻起,沤上一两个星期,等待着放水插秧。
提前遴选的种子,已经被仔细地拨入泥土之中,等待着发芽,培育出优良的秧苗,保证这一季早稻的丰收。
刘识便不时地带着工房的人下去视察,看各处备田、播种的情况,以及水利设施如何,以保证春耕的顺利进行。
民以食为天,只有让百姓吃饱穿暖了,才谈得上教化他们。
红河县的梯田,大半都是尼族人在耕种,所以倪文德不顾年迈,一直陪同,将容易发生水旱灾的地方一一都带刘识观察了,等待他兑现兴修水利的诺言。
彭瑾则带着已经开始颤颤巍巍地学迈步的暖暖,在院子里练习走路。
南方风暖,暖暖穿得轻便,练习起走路来十分便利。
似乎是通过自己迈步走路发现了新的世界一般,暖暖也不再总吵着要出去玩了,每天一睁眼就要下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