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4 页)
军在鄄城外的大营。
如能顺势将冀州军大营拔除,袁绍即使在濮阳,亦难以据城而守,唯一的生路,就是弃城而走,渡河逃回邺城。
“到得那时,”曹操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袁绍,你还能逃回到邺城么?”
恭恭敬敬地送走许攸,曹操立即着人请来郭嘉,一直以来,都是郭嘉随军,陪在曹操身边,至于荀彧,以及程昱,都肩负着守城御土、处理政务的重担。
听主公曹操兴奋难抑地讲完许攸之事,郭嘉面上依旧冷静若水,沉吟良久后,才对曹操问道:“主公,许子远其人,主公以为可靠否?”
曹操面对郭嘉的问题时,并未因自己与许攸乃是自幼相交,就对此不屑一顾,或是张口就答,沉思片刻,以很平稳的语气答道:“子远兄乃是操之故交,自幼即相识,为人才情甚佳,尤其能言善辩,不过……”
沉吟着踱开几步,曹操似是在心里斟酌如何形容,才能既不夸大其词,又不为许攸做些美饰。
“……其人好财,好色,颇有些恃才傲物,显得有些,有些孤傲。”
听完曹操如此形容,郭嘉已然大致把握到,这位许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时,曹操似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郭嘉:“子远兄为何会弃袁本初,而来范县,真是奇哉怪也。”
郭嘉对此反而没有这么在意,微微一笑答道:“主公所言许子远其人,就已表明他为何会弃袁本初,仓惶投奔主公。”
“啊?”
曹操看向郭嘉,大惑不解。
“他定是贪财好色,又与留守邺城的袁谭、郭图不和,以致亦遭致袁本初的不喜,一气之下,他就走了这条路。不过,”郭嘉分析道,“他前来投奔主公,乃是主公之喜,袁本初遣大军绕道鄄城和廪丘两城南,自大野泽进军,看来属实,前番袁本初,可是将嘉等人尽数给算计了进去。”
曹操反而哈哈一笑,宽慰道:“奉孝何必长他人威风,袁绍此次敢来,操就敢叫他再也过不了大河!”(未完待续。。)
ps: 感谢“静览奇玄仙”投出的评价票,感谢“木鱼叁豊”的打赏,非常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
晋王吕布传
318 文丑战死
自始至终,袁绍及帐下诸人都以为,许攸乃是奉令回到了邺城,万万没有想到,许攸的确是过了大河,可过了大河之后,就换个了方向,直奔曹操所在的范县去了。
再加上这段时间,乃是袁绍的筹谋最为紧要的时候,所有人都忙得晕天黑地的,更加没有人会想起许攸这么一号人来。
情势日渐紧张,当准备就绪的大军启程时,这事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路向前了。
袁绍仍旧待在濮阳的府衙中,坐镇一切,文丑屡立大功,剿灭公孙瓒,突破白马津,故而这一次,袁绍仍旧偏好于他,将自鄄城和廪丘两城南端突破的重任交给他,为的就是寄希望于文丑能够再立大功,为击溃曹操大军奠定一块最为坚实的基石。
至于北路,亦有张郃率一支偏师,以作呼应。中路,则是颜良坐镇。
如此安排,可谓是万无一失,正合声东击西、虚实相济之道。如若北路毫无阻挡,张郃的这支偏师,可也不是吃素的,依旧能够自北路突破,直扑范县。
袁绍在府邸里,一个人待在内书房,按照惯例,吩咐婢女点燃令人心神俱静的盘香,连灯也不点,就这么盘坐在黑暗中,静坐沉思。
这个时候,文丑可是踌躇满志,手提三叉矛,率军疾奔。
麾下将士,除了三千精骑,就是五千锐卒,皆是冀州军中的精锐,人衔草,马衔枚,就连步卒双脚上,战马四蹄上。都绑着厚厚的粗麻布,以防行军时脚步声过大,暴露行踪。
月色明亮,大军悄无声息地往前推进,秩序井然,文丑策马在精骑最前面,很满意身后大军的表现。
这一带,皆是平坦的原野,如今已近立秋,田地里都是半人高的麦禾。眼见着很快就会泛黄,即可收割。
大军行至廪丘城南二十里处,整个路程就已过了大半,文丑无声地举起三叉矛,示意大军就地歇息片刻。他是打算着,歇息这么小半个时辰。然后即可一鼓作气。绕过廪丘,天亮后,即可大摇大摆地往范县攻去。
翻身下马时,文丑不自禁地浮现出,当曹操在范县,得知他率大军来攻时。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三千精骑纷纷下马,步卒则纷纷就近找个地方,席地而坐,抓紧时间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