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没能脱出严慕飞掌握。
他只有回过了身,两眼瞪着严慕飞道:“你朋友这是……”
严慕飞笑了笑道:“阁下居然叫我朋友,阁下贵姓?”
黑衣汉子道:“姓刘,怎么?”
严慕飞道:“那么麻烦刘朋友转知贵上一声,就说严慕飞是马家的朋友,不许任何人动马家一指,要不然别怪我翻脸无情,到时候谁也拦不住,言尽于此,刘朋友可以走了。”
一松五指,拍了拍那黑衣汉子肩头。
黑衣汉子并没有马上离去,他望着严慕飞道:“朋友,你是……”
严慕飞含笑截口,道:“别问我,阁下可以问贵上去!”
黑衣控子道:“你朋友口中所指的贵上是……”
严慕飞道:“陆谳陆指挥使!”
黑衣汉子一惊低头,没听他再说,转身走出了胡同。
望着那背影,严慕飞摇头失笑。
……………………………………………………………………………………………………………………………………
第十九章 卧龙岗奇遇
南阳是豫西重镇,所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自古有名,古时地理,以其居中原之南,居秦岭之阳而名。
自春秋时代起,南阳就成了军事要地,楚人得此,便要问鼎中原,汉人亡秦,元人灭宋,都经此地。
它北通黄河,南下襄樊,刘秀的晋阳起义就是指这儿。
天刚亮,严慕飞到了“卧龙岗”,这儿是三国时诸葛亮的隐居处,诸葛草庐就在这儿。
严慕飞是当时称奇称最的人,他路过卧龙岗岂会失之交臂,当面错过?免不了要瞻仰凭吊一番。
曙色中,他站在卧龙岗上纵目四望,诸葛祠,诸葛庐尽收眼底,想想三国里那段“刘皇叔三顾茅庐”,再看看眼前一景一物,心里有种异样的感受。
正观望间,蓦地一阵清朗吟声自那成八角形的诸葛草庐方向传了过来:
一夜北风寒,
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
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庐,
疑是玉龙斗,
片片鳞甲飞,
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
独叹梅花瘦。
吟声清朗而悭锵入云,岂寻常人!
昔日刘玄德三顾茅庐时,就曾碰见诸葛亮的泰山骑驴过桥,口吟《梁父吟》怎地此时此地也有人高吟《梁父吟》又岂是巧合?
严慕飞闻吟声而愕然,心念刚动,那横跨小溪上的小桥走来一个人,那是个身穿粗布衣裤,掳着袖子,卷着裤腿,头顶草帽,脚穿草鞋的瘦削老头儿。
老头儿腰里别着一柄斧头,肩上挑着一担柴,步履轻捷稳健,绝无丝毫龙锺老态。
严慕飞留了意,他一直凝目打量,越看越觉得这老头儿不是寻常樵夫,分明是出自武林,隐于此处的奇人。
看着,看着,老樵夫走近了,身旁站着严慕飞这么大个人,他竟然像没看见,挑着柴担,擦身而过,
严慕飞心里明白,微微一笑,轻咳开了口:“老丈请留步。”
老樵夫眼花耳不聋,他停了步,转过身来看着严慕飞,老眼猛地一睁,白胡子一阵抖动:
“呀!什么时候这儿站个人?小老儿竟没瞧见,真是人老眼不中用了,失礼,失礼!这位是叫小老儿么?”
严慕飞含笑说道:“正是呼唤老丈!”
老樵夫道:“不敢当,不敢当,有什么见教,想买担柴回去烧火?”
严慕飞笑了笑,道:“昔日刘玄德三顾卧龙先生于此地,曾遇一老者骑驴过桥,口吟《梁父吟》今天我路过此处,也遇一老者挑柴过桥,口吟《梁父吟》,虽然时殊景殊,但我不敢认为是巧合,老丈敢莫诸葛之丈人峰么?”
老樵夫哈哈大笑,道:“小老儿卖柴为生,每日清早在这卧龙岗一带打柴,屈指算算不少好几千个日子,到今天方始碰上雅人。这位,当年的那位是骑驴,今天的小老儿却是挑柴,若小老儿是当年的那位,岂不要惊世骇俗,吓破人的胆了!”
话落,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严慕飞道:“老丈,昔日彭祖寿长八百。”
老樵夫道:“当年请葛亮的那位泰山没到一百岁就寿终了!”
严慕飞倏然而笑,道:“我没有走眼,老丈当今之哪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