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30。暖房请客
在这乡下的风俗里,有一条就是建房了就要暖房请客,来的人越多就表示以后的日子越好!
汤玉在建房子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事的,所以这次她没有小气,加上有刘伯伯一家子的帮忙,汤玉这次置办了不少东西!
去镇上买了一整头猪肉,还有一副不少穿越的种田女们都喜欢的猪大肠。又去买了五十斤白面儿和盐巴等调料香料。
自从房子建好后,汤玉一直都想要大展身手,这次终于能如愿以偿了。以前那厨房破败得不成样,汤玉前世是医生,见不得脏,但是就算把灶头擦得再干净,汤玉也把那墙壁那房顶没办法弄干净。所以每次想要做的好吃的给大家改下口味,只要一进厨房,汤玉就心累。
现在房子重建了,全部都弄成了青砖青瓦,汤玉还特地关照盖瓦的师傅,在厨房放案台的石板上方的屋顶处放了半透明的玻璃瓦,光是这块瓦就花了十匹青瓦的价钱,但是汤玉觉得值得,这厨房就是得采光好,四处才干净,屋子里干燥了,也不容易生长细菌和虫子。
这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一点都不错,从建房开始到买准备暖房请客的物品这段时间以来,虽说小琪和小珂都累瘦了,但是俩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对着工匠们也都是笑眯眯的,让那些一看见他俩的人们心里都觉得舒服,都说到时候暖房一定会上门来。所以汤玉计算着约莫会有七八桌人,但是一般乡下请客准备的菜都是只多不少,于是汤玉又准备了白面儿,打算做饺子,要是人来的多,这饺子也填肚子。
汤玉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虽说家里父母就她一个孩子,厨房的事儿让她沾手的不多,但是这包饺子却是无论如何都要会的。好在汤玉在这点上倒是遗传了她老妈的本事,包饺子和做东北菜的手艺可不是一般的好,可惜的是来这里以后一直没有条件展示,这次汤玉一心想大家都知道自家虽然只是三个孩子,但是也绝对不会比别人家办的差,心里更是铆足了劲儿,打算大办这次暖房的事儿。
结果暖房当天天还没亮,房子前面的刘伯娘就来了,住在刘伯娘隔壁的严家伯娘也紧跟着来了,两位伯娘最近跟汤玉都走的挺亲近,她们之前就说好要来帮忙,而且两位都是村里有名的做菜高手,汤玉想想都开心。
不过就算她们来的早,汤玉也老早就起床了,正在厨房里倒弄青椒。
只见她拿着一根筷子,往青椒里一捅,手上打个圈儿,里面的籽就全部乖乖出来了,身边这样空心的青椒已经弄好一大盆子了,证明汤玉已经弄了有一段时间了。
严家伯娘经过上次做窗户的事儿,对汤玉就好奇起来,虽然汤玉对她解释说这些都是在她老爹汤奇文留下的书里看到的,但是还是止不住她看到汤玉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就发问。
“小玉,你这是要做啥子菜啊?”严家伯娘一脸好奇地问,因为凑得太近,鼻子闻到辣椒特有的味道,忍不住又转身打了个喷嚏。
“这个是我想出来的,一会您吃了就晓得了。嘿嘿。”汤玉可不敢还说在书上看到的,毕竟她那个便宜老爹看的书是要考科举的,不是要做大厨的,不可能会有菜谱。这种情况下,汤玉也只能往自己的想法上推了。
“嗯,你这姑娘虽说年纪不大,倒是个有主意的,嘿嘿。来,我来看看,有啥子需要我帮忙的?”严家伯娘当然不会忘记自己是来帮忙的,虽然她之前也觉得这家大人都不在了,就三个娃儿是顶不起大梁的,但是上次她听到汤玉说去过地府又活过来,加上黄仙娘那碗狗血都没让汤玉现出“原形”来,如今更是有了挣钱的法子,连房子都建好了,她心里就更不能看不起这家孩子了。特别是汤玉还答应让自家男人把那种不占地方的推拉窗,拿去做了用在大户人家,光是这一件就已经是在给她面子了,有利可图又不伤天害理,严家伯娘不是傻子,怎么会不懂得抓住机会?
汤玉不知道严家伯娘心里的想法,只是既然人家来帮忙了,当然要笑脸相迎。
“严家伯娘,你帮我把那碗五花肉剁成沫吧,顺便放点生姜大蒜一起,大蒜在旁边的小盆子里,我都剥好了。”
“哎呀,小玉这么多蒜,你都剥好了啊!这手脚真是麻利。”严家伯娘啧啧地夸赞道。
刘伯娘笑道:“不要看小玉人不大,但是也是个懂事的,汤二郎生了几个好儿女啊!”刘伯娘感叹地说完后,又担心汤玉会想起爹娘伤心,连忙岔开话题,“小玉,你这鼎里炖的啥子汤啊!我在家就闻到香味了。”
汤玉回头看了一眼刘伯娘,手里的活没有停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