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页)
得很好,我们也要消化、消化。怎么样,现在我们出发?”
“好,那就走吧。”王抗日说。
孙勇开着朱赤儿的奔驰车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钟梅昌开的面包车。
大家来到一家空调厂,夏天看那规模,要是在70年代,在gd可以说是大厂。夏天主管过工业信贷,一进工厂就有一种亲切感,很自然的参观了生产流水线,成品仓库、材料仓库。
期间,庄宇看到夏天情绪很高,问道:“怎么样?”
夏天说:“这个厂在gd来说算得上大厂。如果是老朱的,可以说有点实力。因为工厂要建设这么大不难,但是,规模这么大要经营下去,显然要付出好大的代价。问题在于:是不是他的,要考察。”
黄林看了这家厂的空调,问朱赤儿:“多少钱一台?”
朱赤儿反问道:“黄小姐想要吗?要的话算帮我做广告,价钱好说。”
黄林腼腆地笑着说:“让我想想。”
随后,一行人来到朱赤儿说的电视机厂,这是一个占地大约300多平方米,建设了四层的小楼。他们参观了一、二层,看了工人的作业。
夏天认为,这是一个小作坊,没有多大前途的。
参观完两个工厂,大家准备回深圳。
这时,黄林跟朱赤儿私语了几句,朱赤儿便叫一个工人如此这般地搬箱提货。黄林果然买了一台空调要运回深圳。
上午十一点半,庄宇一行开车拟经虎门渡口返回深圳。
汽车走在返回深圳的大道上,夏天看着车窗外的水乡景象,一种好似阔别故乡的感觉悠然而生。是啊!十五年前,夏天作为gd金融专科学校(银行学校)的实习生,曾经在这块富庶的水乡学习、生活、工作,那时的憧憬、期盼至今历历在目。那是打开眼界的活动啊!那是开启心智的学习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那时的实习,自己作为gd人会对gd留下什么印象。……
夏天还在想着,汽车已经到了虎门渡口前。
这时,前面的奔驰车早已停下。而面包车上的肖一林说:“大家下车在这里吃午饭,吃完饭再走了。”
大家下得车来,上了路边的一个海鲜酒家。肖一林照例秉承着吃饱不浪费的原则,让大家吃了个痛快,只是时间上作了限制:“一个小时上路。”
吃完午饭,大家上了虎门渡口的渡船,经过20分钟,到了对岸。
庄宇好像早有计划,开车来到虎门信用社,参观学习起来。然后返回深圳,到岸尾村看了安延汽车城在建的四栋厂房。朱赤儿免不了介绍他的远景规划。
一天下来,庄宇非常满意。一行人等各自回到家里,向夫人汇报去了。而黄林则搬着笨重的空调,回到家里免不了向她老公邀功一番。
看官!你看了本章,不知注意到了这点没有:在朱赤儿邀请湖贝金融服务社一行人到中山考察的过程中,不论在喝酒应酬,还是在宣讲对象方面,都把夏天当作主宾,而作为夏天顶头上司的庄宇对此不但没有丝毫不快,反而乐观其成。那么,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好在我们有的是时间,谜底就让小的慢慢为你揭开吧!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下午三点,湖贝金融服务社总经理庄宇带着陈士清、王抗日、徐东海、夏天和营业部的主办黄林上了司机钟梅昌开的面包车,向蛇口码头开去。一小时后到了蛇口码头,先前等在码头的朱赤儿、肖一林和他们的司机孙勇走上前来,与大家打过招呼,便将车随人上船。
一会儿功夫,这趟驶往珠海五洲码头的客船便起锚了。
庄宇和夏天他们自从湖贝金融服务社开业后,一个个忙成一团,没有心情出差。现在坐在客轮上,看着碧波荡漾的大海,心胸顿觉无限宽广,好像竟能容下整个世界。
庄宇高兴地对徐东海、夏天说:“你们看,工作之余到外面走走、看看,是多好的享受!我们大家只要好好干,每年完成董事会的任务后,都可以组织一次旅游,让大家轻松、轻松。”
徐东海说:“那就托庄总的福了。”
这时,朱赤儿看着海水愣楞地发呆。王抗日与他坐在一排,碰了他的手臂,说:“朱总,你又在多愁善感想着儿女情长的事了?”
朱赤儿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看着这边近岸的海水与那边靠着深海的海水有什么不同,又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悟出什么道理没有?”王抗日问。
“这不,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