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赶到那里去了。当时###总理刚到,他就在我建的那个小区街口,离小区就一百米。天慢慢黑了,我把小区看了一遍,小区很大,三百多亩地,住了一千多户人,房子一间没塌,全部的人是安全的。后来,我才知道都江堰的房屋,当时垮了约三分之一,后来又要拆除百分之四十,所以百分之七八十的房子都没了。后来,都江堰有人打横幅说感谢建川公司,就说明我做房子质量做得好。
陈:能不能谈一下今后的打算?
樊:“建川博物馆聚落”现在是中国民间最大的博物馆群,我想把它做成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以前还没有自信,最近我去美国,考察了他们九个一流博物馆,完全有了这个信心。我们目前有文物八百多万件,国家一级文物九十一件,这在中国名列前茅,仅次于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我们要建一个中国记忆广场,把新中国每一年的重大事件表现出来,展示出来。几年以后,希望世界上说起罗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该说建川博物馆了。我希望自己以后能不过多地考虑找钱,把激情和创意都投入到博物馆的事业中。但这可能很难,还是必须“抓革命、促生产”,维持生存,一边谋生一边办事业。
⊙
采访手记
这是我第二次采访樊建川了。第一次是在三年前,那时他48岁。三年过去了,他激情依旧,博物馆的员工都说一见着樊总,做事的激情就被点燃了。他们刚刚花了八天时间去地震灾区收集文物,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地震博物馆。我去地震博物馆看了看,那里陈列着###讲话用的喇叭、喝水用的纸杯、军旗、人民自制的感谢部队的横幅……令我格外震撼的还有一套婚纱、一把小阳伞,那是他们在彭州天主教教堂前的水塘里找到的。这里面一定有被撕裂的故事,想象空间特别大。我曾试着还原当时人们的感受,但未成功;而樊建川仅用了八天就把地震博物馆建起来了,不能不说,他实在很强大。其实,建川博物馆的落成和今天的发展,都有赖于他这种高昂的激情——对历史和时间的激情。
这三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樊建川经营博物馆的三年,“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体量在不断增加,口碑也越来越好,樊建川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他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之一,远在美国的布莱恩特大学还专门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这在中国的企业家里绝无仅有;他还有雄心壮志,要办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我去采访的前几天,《新周刊》总编封新城亲自采访了他;第二天,解放军某报的一个师级主任记者又赶来采访;而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录制组每天跟着他,已经拍了一个月了。在和封新城的谈话中,樊建川自嘲建川博物馆就靠他一个人“出卖色相”,一谈就可以谈出一千万来。宣传、荣誉和他的事业紧密相关,他需要面对的人和事太多了。
樊建川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工作,每天都有各种接待。约定采访的那天,恰遇中共成都市委领导到博物馆视察,又有几个建筑设计师过来参观,我等到晚上9点才采访到樊建川。采访的时候不觉得,回来整理笔记,才发现劳累了一天的樊建川仍然思维缜密,很清楚我的采访角度,叙述也不乏趣味,大开大阖、粗中有细,让人叹服。
。。
冯学成 君子以正位凝命(1)
冯学成近照 人物简介
冯学成,1949年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结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先生、杨光岱先生、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等多位蜀中禅门老宿,所修所学,日趋圆融,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2001年,冯先生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云门宗法脉传承,是居士中唯一的传人。
从1992年起,冯先生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在此期间,冯先生参与了《四川省宗教志》的编修工作,主持编著了《巴蜀禅灯录》,先后撰写了《环境忧思录》《生活中的大圆满法》《棒喝截流》《心灵锁钥》《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等十余部著作,从宏大的佛教思想文化体系到具体的个人禅修见地功行,无不娓娓道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2000年以后,冯先生更有《云门宗史话》和《赵州禅师语录壁观》两部禅学巨著问世,体现出其独步于禅海之识见,得到了中外佛学界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冯先生投身于国学的传播和弘扬。200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