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开拍,所以基弗-萨瑟兰也尚未声名鹊起。
再加上饰演斯图-谢泼德妻子的演员拉妲-米契尔也是演戏经验十分丰富的中坚演员,顾洛北这个仅仅出演第二部电影的菜鸟,得不到工作人员的信心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死亡幻觉”是独立电影,大家一起从零开始努力奋斗,所以气氛十分良好;但“狙击电话亭”却是二十世纪福克斯投资了八百万进行拍摄的电影,剧组气氛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顾洛北目前拍摄的两部电影,居然都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顾洛北知道了剧组工作人员不冷不热的原因,也知道解决办法:用自己的实力、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那就足够了。所以顾洛北也没有在意,直接在座位上坐下,拿出剧本就翻了起来,丝毫没有主动社交的自觉。在顾洛北看来,如果要顾全所有人的心情,如果要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好感,那活着就太累了。每个人都是有自己喜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有一件事一个人会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即使是金钱,喜爱的人再多也有视之为粪土的,所以不要奢望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感觉,自己觉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顾洛北的行为,在强调个性、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并不算稀奇。所以房间里的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异常都没有。神经相对大条一些的泰迪-贝尔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他之前也没有去过“死亡幻觉”剧组,又看顾洛北一副泰然的模样,所以也就没有多想了。
乔-舒马赫进入房间时,看到的就是如此一番景象,大家三三两两地或坐或站,把房间挤得满满当当,但却没有热闹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尚未融洽的生涩感。这对于乔-舒马赫来说并不稀奇,他拍摄过多部周期十分短的电影,剧组工作人员之间完全就是工作关系,还没有来得及熟悉的时候,电影拍摄完成、剧组就解散了。所以,这种浓厚的工作氛围,乔-舒马赫十分习惯。
当然,乔-舒马赫也知道,选择了顾洛北作为男主角,也就意味着电影票房的压力全部都压到了他的身上。作为一个著名的商业电影导演,乔-舒马赫再清楚不过自己如此选择的后果。但他不后悔,反而觉得自己很明智,他在顾洛北的身上看到了对演技的热情,也看到了演技的灵气,有天赋有执着又有努力,他相信顾洛北会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比面试当天的表演还更大的惊喜。
“大家出去准备开机仪式了,主要演员们留下。”乔-舒马赫大声地说到,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刹那间都开始往外涌去,原本懒洋洋的大家迅速变得麻利起来。
开机仪式,这个风俗在世界各地都有,在亚洲地区,开机仪式就是拜神、讨彩头,希望电影的拍摄能够一切顺利;而在欧美,开机仪式则更加侧重电影宣传。所以,工作人员十分重视,这可是“狙击电话亭”面对媒体的第一印象。
乔-舒马赫把演员留下,却不是要训话什么,而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毕竟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就要在一起合作了。顾洛北对基弗-萨瑟兰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上一辈子“24小时”的影响,也因为基弗-萨瑟兰在这部电影中角色的特别。
从剧本中就可以看到,基弗-萨瑟兰饰演的狙击手从头开始就只有声音出镜,一直到结尾时才出来闪现一下,若要从镜头的戏份上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龙套了,但从角色的重要程度来说,却是和顾洛北一起对戏的重要配角。所以,顾洛北对基弗-萨瑟兰的声音十分敏感,带着中年人的沉稳,音调偏低,却意外地有一些深沉的感觉。不知道是顾洛北进入角色了,想当然如此;还是基弗-萨瑟兰的声音原本就是如此。但不管如何,这对于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所谓开机仪式,其实就是一个公开的记者见面会,在所有记者面前,电影的主创人员一一登场,接受拍照采访,为电影做第一波的宣传。
这一次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乔-舒马赫的信心并不是很足,前期投资八百万,其后因为在男主角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最后乔-舒马赫说服了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保留了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希望。所以,顾洛北有幸参加了他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开机仪式。
眼前的记者们并不友好,不要说和圣丹斯电影节上相比了,就和刚才房间里工作人员的态度相比,现场记者都恶劣了不少。就算记者们做了采访功课,知道“死亡幻觉”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受到的赞誉,顾洛北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没有任何噱头的新人”,甚至许多记者都开始构思“舒马赫老眼昏花,采用男花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