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部分(第2/4 页)
治上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而且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设想一下,如果政治利益集团手里有了军权的话,那还怎么保证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呢?而这就是一个新的矛盾,即政治利益集团渴望获得实质性的权力,即军权,但是要想维持政府的公平与清廉,就必须要政治利益集团不掌握权力,将权力还到人民的手里!而这个矛盾如果无法解决的话,那么产生的后果就无法设想了!
这次军事改革重点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即杜绝军人参政的现象发生,同时将军队置于政府之下,军队只是政府手里的武器,而不是与政府共同存在的政治实体!也许,会有人认为中国的特殊政治制度是无法完成这一点的,所以这就需要在政治上也进行同样的改革,这也是为什么军政改革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分开进行的主要原因。只有在两个方面同时产生变化,这样才能够保证两个方面的改革都获得成功,而任何单方面的改革行动,都会因为另外一种权力的制约而失去作用!
军事改革的另外一个现实效果是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战争结束之后,中国有数千万的武装部队,而在和平时期,是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武装力量的!在战前,中国只维持了120万的常规军,200万左右的民兵与预备役部队。而当时,中国还必须要面对美国的强大挑战。而现在,中国已经失去了对手,即使是120万的常规军都不需要了!当然,要想一下子裁减这么多的军队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魏明涛的裁军计划分成了好几个部分!
在魏明涛推行的第一阶段军事改革中,常规军的数量被裁减到了250万。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是当时中国国内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工作,在社会本身的恢复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军队的力量来完成基础建设工作,这也算是军队在和平时期的一个巨大贡献吧!
魏明涛也就只做到了这一点,虽然他已经为后面的裁军计划打下了基础,安排好了步骤,但并不是由他来完成的!当然,这并不能够否认魏明涛在军事改革行动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如果当时没有魏明涛的努力,没有他在军队中的威信与影响力,以及他处理军队与政府之间矛盾的话,恐怕中国的军事改革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军事改革的第三个贡献就是让将军们不再拥有实际的兵权了!虽然在形式上,将军仍然是部队的统帅,但是在魏明涛新的人事安排中,和平时期,将军本身并不领导军队,只有在战争时期,将军的作用才会发挥出来。可以说,这是整个军事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变动最大的一个地方了!
当时,魏明涛按照柯敏明的意思,取消了军种制(这一点,其实在战争期间柯敏明就想这么做,但是因为当时战争还没有结束,从战争利益出发,柯敏明把他的这个改革行动压后了,也就落到了魏明涛的手里来完成),陆海空天四大军种都不再单独存在,而是设立一个统一管理各军种的总参谋部,以及国防部。而各地区分为地区司令部,而司令部本身是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部的,而国防部负责和平时期的人事任免,以及管理工作。
其实,这就是将军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状态,即和平状态与战争状态。和平时期,军队的管理权(最重要的是人事任免权)在国防部的手里,而国防部本身是由文职官员组成的,而且由政府总理与国家元首直接领导,所以在和平时期,军队是由文职官员管理,而且由政府领导,不具备独立操作性!相反,战争时期,军队则转移到了总参谋部的旗下,由总参谋部负责指挥军队作战。而总参谋部是由军人组成的,并且直接听命于国家元首。因此,军队在战争时期就完全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在国家元首的统帅下作战,而实际操作中,国家元首一般把军队的作战指挥权交给总参谋长负责的,即交给军人!
当然,这不是说国防部在战争期间就没有作用了,而总参谋部在和平时期就是个摆设,这两个部门也有着自己的本质工作。比如,国防部在战争时期的任务就是负责征召新的部队,并且负责采购军备,管理军费,以及负责军人的福利待遇。而总参谋部在和平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军队,对军官进行考核,以作为国防部任免军官的依据。当然,组织军队演习,以及策划作战行动,这些仍然属于总参谋部份内的事情!
其实,这套军事制度己经在很多国家实行了数百年的时间了,而历史也证明,只有将军政分离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军队是由政府控制的,而不是由将军控制的!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将军的权限问题,特别是在和平时期的权限问题!
在新的制度下,将军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