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享堂里燃起的火堆越加旺起来,原本冰冷的空间里升起了暖意。而张幺爷此时的心依旧如同浸透在冰水里一般。
伤心了一会儿,张幺爷又伸手去探了下庹师的鼻息,没有气息。伸到庹师的胸口上摸摸,还是冰凉。
张子恒就说:“幺爷,算了吧,别折腾了,一会儿就把他合着外边天井里的子银一起埋了吧。”
张幺爷无神地看一眼张子恒,终于接受了庹师死了的事实,颓废地说:“也只有这样了。不过子银就在天井里架着柴火烧了吧,他身上粘了那么多恶心的东西,烧了还干净点。庹师就叫子豪赶工做个火匣子埋了吧。这样的好人死了,火匣子终归该给他睡一个的。唉!也是这世道不好,不然村子里都该给庹师做个道场的。今天要是没有他,村子里的人可就遭大殃了!”
正说着话,两个愣小子推开享堂的门进来,说:“幺爷,幺婆婆来了,在外边,说是有话要跟你说。”
张幺爷心情很低落,没好气地说:“我和子恒正商量事情,你让她在外边等着。”
愣小子说:“幺婆婆说是急事。”
张幺爷这才想起家里还有庹师的老婆刚生产了孩子。莫不是庹师的老婆又出了啥事情?要是庹师的老婆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卧牛村的人就亏欠这素不相识的两口子太多了。
想到这儿,张幺爷就起了身,朝张子恒说:“我出去一下就回来。你守着庹师,别让猫和耗子什么的惊了庹师的尸首,怕诈尸!”
第十九章 误识白娘子
走出享堂,天色已经黑下来,天井里的景象显得很凄凉。祠堂的那两扇沉重的大门大开着,村子里的人都围聚在大门的外边朝祠堂里指指点点,就是没有一个人敢进到天井里来,就是刚进来给张幺爷报信的两个愣小子也是结伴进来的。
张幺爷不由骂道:“张家的后辈子孙真是一辈不如一辈了,都狗日的没有夹卵蛋了。”
那两个刚进来报信的愣小子也想紧跟着张幺爷走出祠堂。张幺爷回头朝这两个愣小子厉声呵斥道:“你两个就在里面陪着你四爸守死人!狗日的还是不是男人?”
两个愣小子对看了一眼,只好规规矩矩地又缩回享堂里去了。
出到外边的张幺爷没有棉袄,只穿了件单衣,感觉寒风刺骨。他缩了缩肩,团了团身子。
走出祠堂的大门,张婆婆正在台阶下等他,见他穿得那么单薄,心疼地责怪道:“你的棉袄呢?你这把老骨头还要不要了?”
张幺爷朝张婆婆说:“有啥事赶紧说,我和子恒还要商量事情。”
张婆婆知道这个张幺爷是个老犟牛,就说:“回去说。”
听了张婆婆的话,张幺爷就知道家里一定是出了啥事情,而且是和庹师的老婆有关。
张幺爷的心又紧张起来,跟着张婆婆朝家里走,临了又吩咐围在祠堂门口的人说:“都别站外边看,里面还是要进去两个人。怕猫耗子惊了庹师的尸首,谨防诈尸!”
张幺爷的话把所有人的心撞得咚的一声闷响!
还没有进家门,张幺爷就迫不及待地问张婆婆:“啥事这么急?”
张婆婆说:“你先去找件棉袄穿身上再说。”
张婆婆边说边朝灶屋走。
张幺爷着急地说:“嘿!你这个婆娘才是急死个人!叫我回来又不说啥事!”
可是张婆婆已经走进灶屋里去了。
张幺爷无奈,只好先去找了件破棉袄裹着走出来。
张婆婆也刚好从灶屋里出来。她走过来朝张幺爷小声说:“那个女的说要跟你说个事情。”
张幺爷说:“哦,不是出了啥事啊?我还以为出啥事了,害得我脚跟脚地就撵回来了。她要和我说啥事情?”
张婆婆说:“我咋知道。她说挺要紧的,所以我才急着叫你回来了。”
张幺爷立刻说:“那我进去问问。”
张婆婆却一把拉住张幺爷,说:“你一个大男人,进了月婆子的房,是会走霉运的。”
张幺爷一把甩开张婆婆说:“嗨!都啥时候了?你还忌讳这些!”
说着就过去推开了灶屋的门。
灶屋里只点着一盏摇曳的煤油灯,里面暗得很。张婆婆还没有在灶屋里生火煮饭,兴许是怕灶膛里蹿出的烟熏着了产妇和孩子。
见张幺爷推门进来,平躺在柴草堆里的女人就想欠身起来。张幺爷连忙朝女人说:“别起来,就躺着,就躺着。”
女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