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尺,而这一省主城,城墙更是高达三丈三尺,城周十里,紧急时可容纳十万人口。众人走到城下,只见城墙高耸,堞楼密布,上面许多箭射枪刺的破坏痕迹犹在,许多地方颜色发黑,却是历年作战时蚁附登城,牺牲的战士鲜血给深深地浸润了进去。
大伙儿路上本是嬉笑自如,但到了这永平城下,俱都被这杀气腾腾的沧桑感染,就连苏明海这等人物,也是再笑不出来。
城墙虽是高大凶猛,城门盘查却甚是松懈。这一行八人,倒有五个带了兵器,苏明海还提了老大一个麻袋。这永平一带又兼武风鼎盛,许多人都带刀携剑,因此城门口的兵丁连问也不来问上一声,就放了众人入内。
城中居民也是懒散,他们进城时,正当下午,暖洋洋的阳光斜斜地挥洒出一簇簇光芒。街上竟有许多人挂着一双睡眼,打着呵欠,明显是刚刚午睡起来。这才过了二月,路边的柳树都还没爆出芽来,更无什么农事。人们俱都是睡到早上九十点钟才起床,怎么这儿的人才刚吃了不知早饭还是午饭,就又睡了个午觉?这满街上又有许多打铁铺,叮叮当当的,他们又怎么睡得着?苏明海见了,也不禁摇头苦笑。
林竹琴对永平城看来甚是熟悉,对苏明海道:“你这许多百炼的兵器,怕一般店铺骤然之间也收不下,我知道一家大的,这便带你去看看罢”。说罢带了众人七拐八弯地穿过一条小巷,到了另一条街坊上,走了不远,就看见了一座三层高楼,红漆大柱,甚是雄伟。楼外挂了极大的一块牌匾,上面书写了三个大字:“百安居”。
众人进了楼,里面厅堂颇为宽大,四周墙壁橱龛,摆满了兵刃盔甲,装饰精美,都是上档货色,便连锁子甲都有一副。
林竹琴上前对了掌柜问话,那掌柜一听竟是来卖兵器的,心中虽有不喜,脸上却还带了笑容道:“若是好货,自是高价收购,但如是寻常制式兵刃,我们这儿却是照一般精铁价格来收的。”
苏明海闻言,就在柜台上一字摆开了五把长剑,两把重刀,一对铁尺,一把弯刀,又放上三把分水刺,最差的也是百炼精钢打造。那掌柜的仍是笑眯眯的,眼光却渐渐犀利起来。等苏明海将拧开变成四截的古承那根马槊轰隆放上台面,这掌柜再也忍将不住,脸上不由得露出惊色!
凡是到这里来卖陈旧兵器的,都基本上是杀人得到的战利品。其他的倒还好说,但那一把弯刀乃是血炼,绝对是高阶战士的专属兵器,就连他这百安居也没几把。这少年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如何杀得了这等高手!
在永平省,一般三十炼的刀剑,重二三斤,乃是一般兵士的制式装备,价钱是十五到十七个银角。而百叠锻打的精品,象苏明海用的一把,五个人在急箭溪洗了大半天铁沙,足有六七百斤,却只打了一把五斤九两的长剑。就是不算血炼,价格也要四个金币。便是分水刺这等斤把重的小兵刃,也得七八个银币。而血炼兵器更是不得了,一瓮妖兽血液,最差的也要十多金,还有价无市。象这把弯刀,价值就要在十八九个金币以上。
这掌柜的认得这些兵器多是永平出的精品,心中戒惧,也不敢太过压价:这两把重刀每把都有十三四斤份量,不过却只有钢口部份是百叠锻打,其余皆是三十炼的精铁,故而将五把长剑、两把重刀都按二到三金的价格收了。铁尺算了一金三银,分水刺按七银收,弯刀付了十六金币,马槊重达三十六斤,更是付了二十一金。
这一下,苏明海竟多了一笔四十七八金币进账。真要按苏明海前世的购买力来算,这所有的钱加起来差不多要二百多万!赵弘之在一旁看得眼红,大叫道:“十六郎发了这等大财,晚饭可要到酒楼请一请客”!苏明海身上还有四五十金币的收获,足够他用上许多年,这些钱财自不放在心上。嘿嘿笑着道:
“呵呵,以后几日,一应花销都算在我头上”。又对了林竹琴四人道:“今天这意外之财可都是林姐姐的功劳,林姐、琴姑娘、灯儿、砚儿,你们可一定要在这店里挑上几件,也算我的一点谢意啊”。
秦音的另一个丫环却叫砚儿,性子极是温顺,言语不多。但一齐在船上相处了四日,大家也知道了她的名字。
这掌柜的付出这么一笔钱,饶他也算是永平有名的大店,也将店里的周转去了大半。心中有些不舍,忙在一旁问道:“几位大人,本店的武器盔甲也算周全,在永平也是有名望的。楼上更有几件血炼的精品,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可一律按九折结算”。
林竹琴刚才见苏明海随手就塞了赵弘之两个随从各一把长剑,知道这小子大方,也不来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