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第2/4 页)
显得黑暗,但我们自信有方法纠正过来。我们将不因毛等的分裂行动而稍有气馁。我们将高
举共产主义的旗帜,更有信心地奋斗。一、四两方面军的同志们,将团结更紧,争取军事胜
利。一俟适当时机到来,我们将举行党的代表大会,或党的扩大会议,改组中央。目前,同
志们应团结在这个高级干部会议的周围,信任总司令部的领导,暂不接受原有中央的命令。
这次会议通过了两个重要决议:一是不再承认原有中央,另行成立临时中央。到会者并
一致推举我为这个临时中央的书记,俟到了适当时间,再行召集党的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
成立正式中央;电告毛泽东,此后我们虽不再接受原有中央命令,但军事行动仍互相配合。
103/166
… Page 440…
《我的回忆》第三册
二是由总司令部根据临时中央的决定指挥全军;各军概依总司令部命令行动;原总政治部副
主任升任为总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刘伯承兼办红军学校;徐向前陈昌浩率原四方面军向天全
庐山一带地区活动,董振堂罗炳辉率所部巩固懋功和卓克基一带后方,期能建立川康新苏区。
这就是中共分裂的主要经过。我当时想起了中共中央各负责人分途奋斗多年,在懋功高
高兴兴的会合,又在毛儿盖突然分离,不禁感慨万端。我也觉得事态发展至此,中共中央固
然难辞其咎,但莫斯科的死硬作法,确是逼使我们走到这个牛角尖的主因。其实,我们中国
共产主义者无论在一起或暂时分离,总是背靠背作战;我们有争执,但也互相依存。我们当
时最主要的问题是生存与死亡,我们主要的努力,也始终是对付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
内争而忽略了对外。因此,这次分裂也不过是中共奋斗史上的一个插曲
第十九篇 由分到合
第一章 在西康
分裂风潮之后,继之而来的是党内团结的迫切要求。毛泽东从毛儿盖策马北溜,卓克基
会议群情愤慨。这两幕连台戏是分裂的高潮,也惊醒了我们这些游击英雄。每个人都从心底
深处喊出“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分裂,而是团结”的呼声。敌人的压迫,使我们必须弥补分裂
所造成的创痕。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指示中共改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由清除了我
们内部分歧根源。任弼时贺龙所率领的第二方面军,辗转来到西康地区与我们会师,也促成
了内部的团结。一九三六年夏季,我们由西康向甘陕北进,党的组织和红军各单位,又在陕
北的保安重新合而为一了。
卓克基会议之后,我们的主要注意力转到了对敌作战方面。我们不愿老在内争问题上纠
缠,因而并没有强化临时中央的组织和作用。它的存在似只是一个名义,它没有机构,没有
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也没有对旧的中央委员有所制裁。这样做,自然是顾到朱德所说留下
转圜余地的意见。而且,我们觉得不承认原有中央和建立临时中央,只是辨别是非、伸张正
义的行为,并不是存心分裂,也避免个人权力之争。
我们忙著作南下的动员工作,“打到天全庐山吃大米”,使我们当时激励战士的口号。这
对于两个多月没尝米味的红军,特具吸引力。我们的南下纲领是:“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
息”、“平分土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愿与川军划分防区,互不侵犯”等等。我们
再没有提出建立川西新苏区或西北联邦政府等类的主张,因为觉得这是要等我们在天全立定
了脚之后,才能决定的。
总司令部所指挥的军队,仍是一、四方面军(中央机构和一、三军团虽然北上了,第五
军团和第十二军以及总司令部属下成百的工作人员原均属一方面军)。即将到来的战争,需要
我们和衷共济来应付。任前敌总指挥的徐向前,更觉得内部团结是今后克敌制胜的要图,他
对过去的分裂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四两方面军同志间的隔阂,极为难过。他也责备
中央巨头们领导无能,希望彻底改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