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巧语迷惑人,所以涉世未深的黄汉森还真以为他变好了。
“过去我不知好歹,也不知量力,多有得罪,请不要放在心上。再敬你一杯,以此谢罪,请你原谅!”
一杯又一杯,他总能找到理由敬酒。黄汉森想,冤家宜解不宜结,既然人家认错了,今后还要在一起干事,怎么能不给他面子呢?所以他一连喝了不少杯,加上开始时其他同事也敬了几杯,黄汉森终于被“鬼眼梁”灌得烂醉。
众人散去后,黄汉森还醉倒在喝酒的地方。不久,同事们听到几声清脆的枪声。枪声停了之后,紧接着又听见“鬼眼梁”大喊大叫声。
“杀人了!杀人了!”
“黄汉森要杀人了!”
一阵阵惊呼,把所有的护勇都引到了出事地点。大家一看,不由得惊呆了:只见黄汉森倒在血泊之中,“鬼眼梁”却手里握着枪怔怔地站在那里!问他怎么回事,“鬼眼梁”半天才说:“黄汉森喝醉了酒想杀死我,他朝我开枪,我被迫自卫,失手将他打死了!”
噩耗传到广州,飞鸿与莫桂兰悲痛欲绝。小时候黄汉森生得肥肥白白,就很讨人喜欢,人称“肥仔二”,飞鸿在诸子中酷爱汉森。对于汉森与“鬼眼梁”之间的纠纷,他曾听汉森说起过。他知道这是对方报复杀人,“鬼眼梁”反说汉森醉后拔枪杀他,他不得已才自卫误杀汉森致死,完全是借此摆脱罪责。
飞鸿到护勇中了解情况,很多人都提出了疑点。后来汉森的同事为他冤死而不平,将此桩命案的疑点告之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警察局,“鬼眼梁”终于被抓获归案。
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令飞鸿十分悲痛。他心里很清楚,儿子是因为较技才丧生的。联想到父亲黄麒英临终所说“习武必结怨仇”这番话,今天觉得真是应验了!
武技再高,又有何用?飞鸿还联想到在台湾抗日时,精通武术的士兵在日本人的枪炮下毫无还手之力而一群群惨死的情景,顿时觉得武艺再高强也敌不过枪炮,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发誓不再传授武艺他人,并告诫其他三个儿子终身不再习武。
客观地说,黄汉森之死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有关,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些歹徒无法无天。飞鸿不许儿子习武,显得有点偏激,但却也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护。飞鸿的第四个儿子黄汉熙,面孔长得很像其父,小时候也习过武,汉森出事后飞鸿也不再传艺给他。
关于黄汉森之死,大多数资料均认为事情发生在1919年,但都记载较简单,彼此相互转载,都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1919年,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在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妒忌其武技的‘鬼眼梁’暗算惨死,对黄飞鸿打击很大,自此不再向儿子传授武功。”
第五部分乱世遗恨(3)
据笔者推测,事情发生在1923年中秋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有资料显示,此前“广东保商卫旅营”曾一度停办,1923年3月7日鉴于广东商人在贩货途中屡屡遭到兵匪抢劫,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徐绍桢下令恢复“广东保商卫旅营”,专职保卫省内河道客货船的航行完全。6月,廖仲恺任省长后,又令广东江防司令部、番禺保商卫旅营切实负起缉匪护商之责。恢复该营时需招护勇,黄汉森因此进入该营。此外,黄汉森之死对飞鸿打击极大,是导致他忧郁成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发生在1919年则距他去世相距太久远。故笔者采信2001年大洋网关于此事的报道(该网材料注明来自《信息时报》)。
“鬼眼梁”张禺七被广州国民政府警察局抓捕归案后如何处置的,不得而知。当时国民政府本身也处在内外交困之中,陈炯明盘踞在东江时刻想进攻广州;北方的军阀也威胁南方革命政权;军费的严重短缺,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的发生,最终导致了1924年的商团叛乱。商团叛乱使“宝芝林”毁于战火,是导致飞鸿忧郁成疾的另一重要原因。
广东商团最早源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商人自卫团体——粤商维持公安会,1912年2月由粤商维持公安会组织了“粤省商团”。同年,英国汇丰银行驻沙面华人经理陈廉伯联合各大商家呈请北京政府备案,获准持械训练。商团司令部设在广州西瓜园,第一任司令为广州保险经理曾伯华。1924年2月,粤省商团公所召开委员会议,决定将广州商团重新编成10个分团。随后,在商团的年度选举中,广州总商会会长、香港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当选为团长。
陈廉伯,广东南海人,是中国第一家以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主陈启源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