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虚,只对赵怡说:“今日便与王爷切磋一番?只怕还要借小江相公一用?”
赵怡笑笑,看了蕴月一眼,蕴月赶紧说:“侯爷请,蕴月竭尽所能耳。”
沈菁悠悠然:“素传王爷疼爱小江相公,所言非虚啊!对了,怎么不见世子?”
李玉华已经开始布局,蕴月也忙着磨墨,没搭上话,一旁的赵怡面色不变,眼光追着蕴月,看都没看沈菁:“恺儿身为主人自然也要招待宾朋。”
古光闻言看了沈菁一眼,沈菁当即缄口,三人不说话,只看着李江两人。
蕴月陪伴赵怡作画,没有二十年,也不下十五年,即便自己手生,但心中的丘壑还是大大的有,李玉华一落笔,他心里就有数。什么时候用大笔,什么时候换小笔,大致用些什么颜色配合起来,也算顺手。
李玉华最后用小笔勾完边,旁的都先不说,只对着赵怡叹:“小江相公这份贴心,也难怪王爷疼爱了!照老夫看,粗糙些的姑娘家都没这等干净利落、胸有丘壑。”
赵怡也只是笑笑,站起来去品李玉华的画。
李玉华今日只是画了一幅小品,锦鲤戏莲。大约上了年纪,运笔难免不如年轻时候的锋芒和一挥而就,但几尾锦鲤,形态各异,深得奇趣;数杆盛荷,姿态盎然,既不是高洁不着尘,也不是媚俗干涩,自有一股朴趣天生,老来宽拓。未等赵怡叫好,旁边沈菁就已然高叫:“好!李老旧作《曲水流觞写意图》,我曾得见,潇洒意态,令人心折。今日此画,虽为小品,然其境界,实乃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番话,赵怡也点头,心知李玉华一生坎坷经历,到了今日,早已经心无挂碍,返璞归真:“沈先生此评精妙!”
古光细细看去,也是扶须点头。李玉华闻言笑笑,又换了支笔,却递给蕴月:“小江相公,你来题跋。”
蕴月一愣,看了一眼赵怡,赵怡没做什么表示,但古光看着江蕴月的眼神却深了深。蕴月心里老大的不情愿,他老爹同古光一天也没说上一句话,眼下李玉华又是什么心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玉华轻轻念着,眼睛看着蕴月,似鼓励,似安慰,也像疼爱:“方才沈菁沈先生用这首《定风波》评老夫这幅小品,老夫也觉精妙,小江相公以为如何?”
蕴月感觉自己被李玉华的眼光牢牢攫住,灵台霎时空无一物,别的不及多想,只下意识的接过笔,翻腕速写,将《定风波》的下半阙落于画上。
书成,赵怡喟叹:“到底李老是大家,□起人来,须臾毕全功。这小子往日琴棋书画,就这书,因为逼着学,才打了些功底,但往日写的字,本王都不好意思认。”
李玉华细细看那笔行书,圆润潇洒,笔锋不露,却点如坠石、力透纸背,确实当得起“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来,只觉得欣慰,眼光融融,只看着江蕴月。
蕴月常年习惯赵怡、萧子轩那种相处方式,却突然间遇到了李玉华这样宽厚慈祥的长辈,一时间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心底也湿润了,却说不出话来。
一旁沈菁和古光对视一眼,俱有些深思,末了古光叹:“到底是李老潇洒,老夫身陷朝政,倒没有这福分。此画,比起早二十年来,其气象,岂能同日而语。就是小江相公,李老两句点拨,老夫看来,也能到了妙品之境。王爷好福气啊,一番苦心,也算有了回报。”
赵怡闻言似笑非笑,看着古光,似要看尽那意有所指。
沈菁则有意无意的扫过众人。江蕴月醒神,只觉得古沈两人无尽深意,却是关于他江蕴月?心神微聚间只不敢妄动。唯独李玉华,捻须,毫无妨碍:“作画,年轻时候,老夫极重技巧,工笔,力求纤缕毕现;后来四方游离,感叹眼界太小,寰宇太大太精彩,若要丝丝入扣,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以写意,直抒胸臆,却又落入看花不是花,流水成玄旨的偏锋;临老,痛失所爱,也算经了坎坷,到如今,你且看,花是花,亦是道,花之道,就是花,自在,就是道。”一番话说下来,李玉华眼光淡定,扫过赵怡、古光,最后只对赵怡说:“王爷的两位世子,老夫也见过,老夫以为,世子倒是十足的王爷脾气,王爷心里只怕欣慰得很呢?”
一番话让古光微微皱眉,这样子倒有点像劝慰赵怡,那
同样一番话落在赵怡心里,像是故人的手,轻轻掀开了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