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页)
占领的地段。
王铭章不甘心,他命令身边最后的一个警卫排道:“走,向南冲锋,夺回西城楼,保护住这一通道。”
将军想,能够多带一些残部出城。
王铭章将军的警卫排配备的是清一色的毛瑟手枪。
几十名手枪兵接到师长下达的命令,抡起大刀和手枪不顾一切地跃出沙袋堆砌的工事就朝城楼冲锋。
不料占领城墙的日军早就关注到了他们,一通交火后,警卫排几十名川军士兵在鬼子机枪火力疯狂扫射下,通通被打倒在城头,壮烈殉国。
紧接着,又一阵机枪火力和炮弹打过来。
一发炮弹近处爆炸,火光闪后。
几名官兵倒在地上,王铭章将军双手捂住肚子,也缓缓地倒了下去。
卫士长李绍赶紧抱住倒下的王铭章,撩开军服。
只见师长的腹部被弹片生生划开了两道口子,鲜血如喷泉水一样喷出。
0404 中国人
0404 中国人
卫士长李绍连倒了三瓶白药在师长那不断冒血的伤口上尝试去止血,并解下自己的皮带扎住伤口。
此时只见王铭章将军圆睁两眼,上下颌紧咬,已经说不出一句话,十分痛苦。
剩下的几名卫士在匆忙中解下自己的绑腿,然后绑在师长的两腋,将之缒下城墙。
指挥部的其余人等也都利用绑腿攀下城来,卫士长李绍背起王铭章就朝西关电厂方向猛跑。
从滕县突出来的残兵们也都朝这个方向撤退。
可是,还没有到达西关电厂,机枪子弹就扫射了过来。
撤退的队伍被笼罩在毁灭的火网之中。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在追击日寇的猛烈扫射过程中,王铭章将军身上又中数弹。
在这时,除卫士长李绍和受伤的卫士陈洪恩之外,其余人通通倒在了枪林弹雨中,壮烈牺牲。
时间永远定格在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五时左右。
参谋长赵谓宾是最后倒地牺牲的长官。
他腹部被打开花,肠子外露。
在赵谓宾倒在地上后,他便朝抢护自己的卫士陈洪恩挥了挥手:“别管我,赶快突围,向上级报告。”
讲到这里的时候,王亮已然是老泪纵横了。
没有人都能够理解他此刻的感受,更不会有人能够体会得到王亮和王铭章将军的君子之交。
如果王铭章将军不是在危难之时命令何荣团长派人护送昏迷过去的王亮出城。
王亮的生命也必将定格在一九三八年。
就不会有八十年后站在川省博物馆的王亮了。
王亮老泪纵横,对王铭章将军的思念居多,感慨居多。
王亮继续道:“还有滕县的周同县长。周同县长在听说王铭章师长殉国后赶到王师长身边,抚尸痛哭,悲伤欲绝。此时滕县县城内已无任何抵抗能力,即将沦陷。”
周同缓步登城,四处环顾,炮火连天,城内到处残破,烟火四漫。
滕城眼看就要沦亡了。
周同对身边的人说:“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我要用行动表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会灭亡的!”
站在县长身边的人还没有领悟他的意思。
只见周同突然纵身一跳,从城上坠下,以身殉国。
“周同县长与王铭章师长一样,壮烈殉国。他们宁死不向敌人屈服,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气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在抗战剧《我的特一营》中,有一段剧情让人难忘。
鬼子进攻藤县,县长周同亲自带领民众慰问和支援守城官兵,最危急时刻,仍协助守城不弃。
城破,王铭章殉国,面对包围上来的鬼子,周同面无惧色,从容爬上城垛,泪流满面。
却凛然含笑道“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还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周同,愿意做第一人。”
言毕,纵身跃下。
不错,真实的历史。
中华儿女在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与城池共存亡的不仅仅是职业军人。
王亮尽全力地回想着当时在西关电厂牺牲的川军将士的名单:“前敌总指挥、四十一军代军长、一二二师中将师长王铭章,一二二师少将参谋长赵谓宾
,上校副官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