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页)
上可口可乐在二战前就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纳粹党卫军急需要一款清甜可口的饮品。
于是,可口可乐德国分公司与希特勒达成一致,开始在德占区修建瓶装厂。
可口可乐在投入到德国市场后,十分畅销。
到1939年的时候,德国就已经有了四十三个装瓶厂和六百多家分销商。
“1936年的时候德国举办了奥运会,当时可口可乐专门为奥运做了专门的广告。”
说到1936年的奥运会,王亮不由得多说几句:“那是第11届夏季奥运会。有趣的是这次奥运会在纳粹德国进行,德国金牌榜上升到第一位,而这届奥运会也成为了希特勒宣传纳粹德国强大实力的一届。”
“这次奥运会自始至终都受纳粹的控制,为德国法西斯施放和平烟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客观上替希特勒作了粉饰和宣传,在政治上起了极坏的作用。奥运会过去三年后,纳粹发动侵略战争,给包括德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也正是因为在纳粹主导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德关系极度紧张,贸易禁运开始了。
所以可口可乐德国分部已经无法从美国总公司得到可口可乐的主要糖浆配方了。
很快,可口可乐几乎在德国消失。
为了维持厂的运作,可口可乐公司德国业务新负责人利用德国仅可以获得的原料,创造了一款新饮料并取名芬达。
此芬达非彼芬达,王亮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各种物资短缺,战时的芬达的口味完全取决于能找得到的材料,所以它没有固定的产品形象。”
“大家今天所熟悉的芬达饮料是1955年可口可乐公司在意大利推出的一款完全不同的橙味汽水。”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然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袭击。
美国就这样被迫卷入到了世界大战的漩涡。
一度紧张的战事让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陷入到了极端困境之中。
可乐在国内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更别说国外的销路,更是一塌糊涂。
突如其来的战事让可口可乐面对着巨大的经营危机。
但在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后,可口可乐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因为在调研中,可口可乐的调研员发现在前线作战的美**人对于可口可乐有一种特殊的想念。
二三十年的时间,他们已经习惯了那个味道,那种另类的感觉。
刚入口,无数气泡冲击着口腔。
所到之处,充斥着剧烈的快感。
开心的时候,能感受到庆祝。
难过的时候,又能够消愁。
可乐已然已经发展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文化。
就如同中国的茶。
调研员发现,百分之九十的美军士兵都表示怀念可乐的味道。
“咕咚咕咚咕咚。”
“呼啊”
“嗝。”
真的是太怀念了。
如果能够再喝上一口,就算是在战场上被打死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就是这样,可口可乐的负责人发现了商机,如果前线的将士都能喝到可口可乐,这样一来销路岂不是打开了。
还有,美军所驻当地国家的人们也是潜在的客户啊。
可口可乐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的信心。
王亮摇摇头,苦笑道:“于是参战的美军就成了可口可乐潜在的消费者与推销员。”
随后,可口可乐总裁发表公开声明道:“为了支持祖国的正义战争,不论我们的将士走到哪里,本公司都将不惜成本,保证每位战士只花五美分就能喝到一瓶家乡的可口可乐。”
很快,官方也站出来支持。
1943年6月29日,五星上将,盟军在欧洲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在北非给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发出急电:“本军先行要求三百万瓶可口可乐,以及每月可以生产两倍数量的完整装瓶、清洗封盖设备,请提供护航。”
由于军力运送紧张,瓶装可口可乐难以快速输送到前线。
于是可口可乐再想新招,干脆在美军所驻的地方设立装瓶厂。
同时派遣员工随军提供生产服务。
王亮哭笑不得地说道:“我现在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那位被派遣到战地做可口可乐灌装工作的员工被美**方授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