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透露一点:目前她正在和马鞍山黄梅戏剧团合作复排《江姐》,2009年10月,到北京为国庆献礼。另外,2010年,吴琼还将创排黄梅戏舞台剧《严凤英》。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于魁智:想当兵(1)
yu kuizhi
2004年5月1日大型交响京剧《梅兰芳》于长安大戏院上演。戏演完后,魁智发来短信:怎么样?我说,你的出场让我惊讶。你的身段手势和眼神一定得到了胜素真传,在规定情境里加上音乐和舞美的烘托,让我对你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对你本身的表演也是一个突破。
记得演出前,我到后台看他俩,走进化装间,梅兰芳大师的照片满屋都是,随处可见。看着我惊讶的神情,魁智边化装边跟我说,隔行如隔山。梅兰芳大师是唱旦角的,他生活中温文尔雅,如何用老生行当、老生声腔来塑造他,我也在摸索。他的气质和我生活中的性格有一定的反差,我无法追求形似,只能追求神似,追求和大师心灵的沟通,去体会大师的精神和境界。我们一些主创人员在八角胡同的一个创作中心里安静地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我努力寻找梅先生的感觉,我到哪儿都把梅先生的照片带到哪儿,也企盼大师冥冥之中能帮我塑造好这个人物。
这个戏是否成功,我不妄加评判。但〃梅兰芳〃这个角色一定是魁智自己的一次颠覆性的大胆尝试,我佩服他的勇气,因为在此之前他已功成名就十几年了,有着很好的口碑和成熟的品质。
观众看到的是他舞台上的气宇轩昂,或许你不了解他舞台背后的跋涉和艰辛。
白燕升:你最早唱过武生?
于魁智:我在家乡的沈阳京剧院,1972年考取沈阳京剧院,我从小也喜欢动,再加上跟师承有着直接的关系,我的启蒙老师是著名的武生表演艺术家黄云鹏先生。黄云鹏先生在演武松的基础上给我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到我后来的演出《打金砖》也好,《野猪林》也好,包括《响马传》,很多在舞台上运用的这些技巧,跟黄云鹏先生当年给我打下
于魁智
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六大代表。
从1972年的京剧启蒙,到2004年的大型京剧交响史诗《梅兰芳》,到2005年的新编京剧《袁崇焕》和《走西口》,再到2008年岁末的大型史诗京剧《赤壁》,于魁智已在京剧之路上走过了30多年。
他被誉为最具票房魅力的文武老生。艰辛的投入和忘我的付出锻造了他炉火纯青的艺术,他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经历了卧薪尝胆的磨砺,如今举重若轻的气慨显得自然而达观。
?的武基础是分不开的。
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像生下来就是为唱戏而生。
从学戏那天开始,我就对唱、念、做、打非常感兴趣,练功的时候,我一定要比别人多练,我对唱更是花费了很多心思,无论是《打虎上山》,还是《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都是在10岁出头学的。唱了6年的武生,遵循着一个文武并重的路子去演戏。
白燕升:多年来,你一直被人们寄予了太多的厚望。但在你的起步阶段,也就是你刚到了北京,到了团里的时候,有一个事件,让你一直刻骨铭心,关于一个粉扑的事儿。
于魁智:我觉得那是梨园界的陋习。我们刚来到中国京剧院的时候,连化妆盒都没有,没有彩盒也没有笔,角有角自己私房的东西,我们都用官中的,就一个大铁盒子,里头有若干个笔,适合不适合就是它,那么彩也都是一样,都在那堆着,主演们都有自己的单份。因为要赶场,在定妆的时候,我看着边上有一个粉扑,我们连镜子都没有,我就靠墙上的大镜子去化,还没有往脸上扑呢,拿起来刚要扑的时候,这个唱花脸的老师,先是两个字,非常洪亮的那种声音:〃搁下〃。我不知道,那是他的,〃这是你用的吗?懂不懂戏班规矩?〃还带着脏字,就前面两字,后头两句话,对我后来影响特别大,因为我从小不会打架,也不会骂人,当时感觉很委屈。 。。
于魁智:想当兵(2)
所以等后来当了团长以后,把全团的彩盒一律规范统一了,就包括我长期特约的杨赤、杨燕毅、邓沐纬、陈俊杰。就这些花脸,我都送给他们彩盒,跟我团里一样的。
白燕升: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是每个人都免不了的,关键是你选择怎样的心态调整自己。北京这个城市,曾经给创业初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