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毛泽东正在井冈山上筹划下一步的战略行动时,朱德率队挑粮回来了。毛泽东把自己的打算同朱德说了:“朱军长,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供养不起大部队。我们必须扩大根据地,向赣南、闽西发展。”朱德看看地图上长扁形的大红圈,点头称许说:“二十多个县,在世界上这样大的国家也不是很多呢。我同意这个计划,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还回井冈山。”毛泽东看着地图,对朱德说:“脱离根据地作战,凶险未测。我们两个率红四军下山作战,让老彭守井冈山。”朱德欣然同意:“我也是这么想。老彭刚上山,情况不熟,井冈山有五大哨口可以凭险据守。再说,老彭的部队都有棉衣。”毛泽东拿起铅笔说:“那就这么定了。你赶快把团长们都找来,咱们部署一下,我先写个计划。”
分兵的计划就这么定了。*率红四军四千人下山开辟新区,彭、滕率红五军并袁文才、王佐之三十二团守山。毛泽东和朱德都以为上次一营部队就能打跑进攻井冈山的三个团的敌军,那么红五军三个团守卫井冈山应是很有把握的了。殊不知兵者,变也。留守井冈山的红五军碰到了极大的危险,彭德怀险遭不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
第七回彭德怀冒死守井冈 毛泽东复职打吉安(1)
话说1929年1月14日,朱德、毛泽东、袁文才(军参谋长)率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四千指战员,告别彭德怀、滕代远、王佐和红五军,向山下走去,执行前委开辟新区的决定。
红四军一走,井冈山上立即冷清起来。彭德怀指挥红五军和三十二团在山上布防,准备迎击来犯的敌军。根据上次保卫井冈山的经验,彭德怀、王佐等人认为敌军进攻的重点依旧是黄洋界哨口,便决定由彭德怀指挥红五军守黄洋界哨口和八面山哨口,由王佐指挥三十二团守其他三个哨口。部署已定,部队立即进入阵地,修整工事,积极备战。还未等山上的红五军喘口气,山下枪声四起,敌兵大至。
国民党军队这次进攻井冈山和前两次大不一样。首先是统一了指挥,蒋介石命令参加会剿的江西省主席朱培德、湖南省主席鲁涤平和驻屯湖南的何健军长,抽调湘军、赣军共十八个团会剿井冈山。为统一指挥,成立会剿军总指挥部,任命何健为总指挥。何健受命后,即率十八个团包围了井冈山,这时离红四军主力下山才过了两天。其次是国民党军队确知红四军下山了,山上只有一千多人的部队,便放胆进攻。另外何健吸收了上次强攻不克的教训,采取了一个秘密而凶狠的措施,这一点彭德怀是后来才知道的。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以后,何健于1月26日下令进攻,顿时枪炮齐鸣。红五军在黄洋界、八面山和白银湖的工事都是砍下树木后用泥土堆在上面做成的,被敌军的大炮一轰,全部倒塌,工事里的战士许多人被压死打死。大队长李灿命令战士们搬来门板、铺板搭在工事上,上面再铺上棉被,然后往棉被上浇水,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浇到棉被上即冻成冰,再浇再冻,于是,红军战士在黄洋界哨口修成了冰盖工事。
倚恃着猛烈的大炮和机枪火力,湘、赣两军的敢死队一批接一批向井冈山五大哨口冲击。五大哨口确是险要,尽管敌军的机枪声响成一片,但红五军凭险抵抗,敌军就是冲不上来。彭德怀跑来跑去地指挥作战,不慎把炒米袋子丢了。开战前,红五军每人分到了一袋炒米作为战食,饿了就吃把炒米吃口雪。井冈山上就这么点粮食,彭德怀身为军长,丢了米袋,也无从觅食,就这么饿着肚子坚持了两天,到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只好坐着指挥作战。
井冈山保卫战坚持了三天三夜,红五军打得筋疲力尽,但敌军到底没有攻上山来。这天晚上,天气严寒,大雪纷飞,战壕里一片泥泞。红五军战士们倚坐在战壕里泡湿的稻草上,等待着激战的到来。
谁知此晚敌军没有进攻,大概他们也累了。没有了枪炮声的打扰,守在黄洋界哨口的红军战士们因疲累已极,倒在雪水浸湿的稻草上酣然睡去。第二天,即1929年1月29日拂晓,战士们还在大睡。号兵田长江下哨到后山休息,他正在那里洗脸,忽然听见有人踏雪行走,抬头一看,只见后山上下来许多人,悄悄地朝黄洋界哨口逼近,武器的撞击声、人的喘气声越来越近。拂晓中,田长江看不清这支队伍的服装,但从他们的动作上看出这不是自己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回彭德怀冒死守井冈 毛泽东复职打吉安(2)
“什么人?口令!”田长江端枪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