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页)
下楼去的林婆婆,继续听富丽英,道:“根据婆母绣衣上的金丝纹路,古墓中似是有水,或
者是寒流和劲风,进墓之时,人愈少愈好,功力较浅的人,都应留在墓外。”
江天涛一听,立即细看富丽英纤手所指之处,发现那三道纤细如发金丝,形如粼粼水
纹,由水央直通八门。
于是,抬头望著富丽笑道:“小弟在古墓外道经过数次,均未听过潺潺水声……
盎丽英立即接口道:“那可能是劲风和寒流了。”
话声甫落,林婆婆和小梅已神色慌慌的双双奔上楼来。
林婆婆一见江天涛,立即嚷著道:“少堡主,老堡主吩咐下来了,命您和诸位少夫人,
立即薰衣沐浴,午时酉时进入古墓,恭祭老夫人。”
江天涛一听,不自觉的连声应是,星目中的热泪,几乎忍不住夺眶而出。
盎丽英立即亲切的说:“弟弟就在此让小梅服侍你沐浴更衣吧!”
江天涛一定神,道:“不不,我要回“怡然阁”去!”
说罢,迳向室外走去。
冷萍和皇甫香等人一听,窈窕秀丽的幻娘影子,立即掠上七女的心头。
但,却没有人再出声阻止。
江天涛匆匆回至怡然阁,幻娘、青莲和粉荷,纷纺向前问候。
幻娘服侍江天涛沐浴,青莲粉荷为江天涛薰衣。
江天涛沐浴完毕,就在“怡然阁”上静坐调息,希望能使他不时激动,不时悲喜的心
情,得到暂时的宁静。
但是,任他如何收敛心神,脑海里仍不时幻想著生母的慈祥面容,而每每想到生母的面
容时,他总是不由自己的联想到恩师“海棠仙子”。
因为,自他有记忆以来,给他最亲切最慈爱的面容和影子,便是他恩高如天的恩师“海
棠仙子”。
在他三五岁的记忆中,他曾有许多次呼恩师母亲,但是,每一次都会遭到恩师的慈祥纠
正,直到他确认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
现在,再有两三个时辰便要看到,因分娩他江天涛而丧失了宝贵生命的母亲“璇玑玉
女”的真实面目了。
这是他十九年来,自从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以来,无时不萦绕心灵深处的问题。
最近,他渴欲一瞻生母遗容的心情,更迫急了,同时,他也联想到开启棺盖取出遗嘱,
会不会惊扰了母亲安宁的灵魂?江天涛想到的事情大多了,终于在不知不觉中沉沉睡去……
………………………………………
第二十四章 鸾凤和鸣
随著九宫堡举堡上下的忙碌,红日逐渐西下,酉时终于到了。
耸入半空的“摘星□”前的广院上空,已搭起一座十数丈见方的广大素棚。
广院的正中地面上,巨型石板已经运走,地上现出一个宽约丈五,长有三丈的料倾深
坑!围在深坑的正、左、右三面,均有一座九桌搭成的高台,上面分别坐满了身穿法衣,手
持法器,朗朗诵经的僧、道、尼。
高台上插□了各色各式的灵幡,桌面上摆满了各种不同姿势的木偶神像,和一些制钱,
灵米以及麦馍。深坑逐向内倾,愈向厅愈深斜,在斜阶的尽头,则是一座锚钉大铁门。
这时,铁门已经大开,在铁门的正中,横置一张上铺淡黄桌巾,供有银烛和祭品的长形
供桌,但却围了一刀鲜红的桌围。
因为老堡主认为,爱子归宗,拜胆生母遗容,而且率领著八位如花似玉的儿媳妇,这是
一件大喜事。而且,老堡主郑重叮嘱,不可著素服,不得放声悲哭。
因为,他要把年关已届,娶媳在即的喜气,带进爱妻“璇玑玉女”的坟墓里,他深信爱
妻因此感到欣慰。这时酉时已到,广院中已肃然立满了外堡各院的老少眷属。
近百堡丁,拱围三面,每人手中高举一盏大纱灯,光明如昼,整个广院中,除了叮叮的
法器声和朗朗的诵经声,再听不到任何声音。
马云山、邓正桐、金氏双兄弟和陈振铎肃立在斜陷进口以左,宁道通、赛扁鹊、林婆婆
以及芮定安和小李广锺清肃立在右。
江老堡主手抚银髯,神情凝重,镇定的立在古墓入口的供桌一侧,欣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