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重要工作。
“你觉得自己可以吗?”沃尔芬森略带担心地问我。
我苦笑了一下。难道我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吗?
在我的方案中,最惹人瞩目的人事改革举措,就是撤掉一个全职副秘书长的岗位。
因为在原来的岗位设置中,由一个全职副秘书长负责管理各个处室,处在秘书长与各部门之间,实际上是多出的一个管理层次。出于机构优化和精简的需要,我决定去掉这个岗位,而转由发展委员会(属于理事会的顾问机构,日常挂在秘书局,授权由我管理。)的执行秘书兼任。我想给全银行的员工做一个榜样出来,要改革就从自己这里改起,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减少管理层面,来增强自己对秘书局的掌控力。
毫无疑问,我捅到了一个马蜂窝。
被我撤除职位的全职副秘书长是一位黎巴嫩人,他之前是那个国家的###副部长,他已经在世行秘书局服务了十一年,用中国人的话说,是“老资格”了。首当其冲的他理所当然地跳了起来,他已经55岁了,我的决定无异于让他从此退休。他拼命反对,到处游说。多次找我谈话,一再地说明保留他的这个岗位是多么的必要,有他在,可以为我分担多少责任和事务。
既然我考虑好了,那就必须下决心执行,为了减少阻力,我同意给他一年的缓冲期,他离职后,世行将继续支付他一年的工资。最终他同意退休离开世行。
在职能被重新设定之后,我随即召开了秘书局的全体会议,要求处长们在一个月内根据新的职责拿出自己的改革计划来,对于一个已经十一年没有任何改变的机构来说,这是让人振奋的,我从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得到渴望变化的神色。我知道,要让秘书局真正重振,必须在服务方向上进行改革,大力削减机械式的事务性工作,把人力从文字处理、文件传递等工作中解放出来,最大程度的增强政策咨询和调研的功能,作为秘书长,我则要全力打通渠道,让秘书局递交的政策建议能够在管理层引起回应,这些措施象是发酵剂,当各种效应开始发酵起来的时候,大家的劲头也变得逐渐大起来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部门改革:先清理自己的辖区(2)
“秘书局不应该只是会传递文件的二传手,它应该是行长的顾问、管理当局的左右臂膀。”我利用各种场合把这个概念一点一点地传递出去,银行内部的专业人士开始对秘书局刮目相看了,接着我又开始了与人事部门的合作,期望游说更多的经济学家、分析师来秘书局工作,很显然,“到行长身边工作”是一个不错的诱惑。
当活力被注入之后,改革变得容易起来。我开始逐层清理秘书局,解决了副秘书长的问题,下面要动的就是5个处长,经过审查,决定换人,至少换掉4人,于是,我采取了不同方式,能够或愿意退休的尽量退休,其他的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然后通过公开竞争申请的方式,面向全银行系统聘纳贤才。此时的秘书局是所有部门中第一个进行改革的机构,人才象过江之鲫一样涌了过来。为了让我领导的这个机构彻底脱胎换骨,我甚至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把秘书局的名称也改掉了。
秘书局原来的名称是Secretary Department,我把它改成了Corporate Secretariat(中文的准确意思)。在字面意义上,这个机构的服务面更广了,从服务行长扩充为服务整个银行,而在内容上则更多地偏重于政策和实务。
秘书局更名,在世行50年历史上是第一次。
新名称被一直沿用至今。
我终于没有让沃尔芬森失望。我在不增加预算、不铺新摊子、不造成职员重大变,不给银行带来动荡的前提下,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秘书局的大部分改革事项。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三条原则,第一是过程透明、民主,第二是充分信赖团队,第三是原则不变、方向不变,但要尽量照顾每个人在待遇上的要求和安排。
进入9月,换血后的秘书局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了年会的筹备工作中。年底,世行进行了例行的职员问卷调查。以前的调查对秘书局的满意度总是最低的,而这一年竟一改常态成为最高。执董们对秘书局的工作也十分满意,美国执董琵尔丝(Jan Piercy)在圣诞节前特意写了一封信给我。在信中她写道,“我一般不写信,但我要告诉你,你出任秘书长是秘书局的转折点,不仅可以感受到员工士气明显高涨,而且人员素质是一流的,这些如果离开你所采取的改革是不可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